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厉害,好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孩子的后面,把孩子的教育放到家庭的第一位,都想把孩子一口气培养成全能的人。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的心理感受。反正只要孩子能拿得起,就得学出个模样。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多少家长把孩子的心声放在了第一位;思考关于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是否换位思考;是否在孩子渴望家长认同的时候,家长给予孩子赞许的目光。
有次我陪孩子在小区广场玩,广场上,两个孩子都在和妈妈学习打羽毛球,其中一个妈妈一直对孩子大呼小叫的纠正孩子动作做的不好,球又没接住,动作不到位等等。而另一个妈妈看到孩子打的一塌糊涂,害得她不停地要去捡球,但是她不急不躁,只要孩子把球接住了,就微笑着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手势。但是结果,前面的孩子气的把球拍扔掉不完了,而另一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前面的妈妈是一个纠错健将,只要孩子做的不对就气急败坏、怒发冲冠。而后面的妈妈看似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其实她是一个聪明的妈妈,她没有对孩子动作的不标准进行纠正,但是她看到孩子玩球时的笑容,她鼓励的姿势无形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会慢慢地进步,只要这个孩子一直在妈妈的赞扬和鼓励下学习打球,慢慢地他将学会克服自己的不足而把球打好。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要善于抓孩子的优点,并且每天给孩子一点点鼓励。让他在爱的教育中取长补短,茁壮成长。
在我带孩子外面玩得时候,喜欢和朋友们的孩子在一起玩,通过与很多孩子接触,我觉得他们都很优秀,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且我发现孩子都喜欢性格温柔、讲道理,做事情用商量语气的妈妈。我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在我们家我极少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讲话,关于孩子的事情开头我说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三个字“我建议……. ”。我们家极少用命令式语句。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及时的表扬和指正,不把问题或者错误留到第二天去解决。有时也有发火的时候,用孩子的话说我就是一头可怕的狮子,当孩子明知错了而不改的时候我很果断地采用命令式,而且会让孩子铭记于心,让他成年后还要记住某次妈妈对他发火让他惊怕,以后再也不敢犯类似的错误了。
作为家长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好,所以一旦孩子行为习惯有不妥的地方就大发雷霆,其实静下心来换位思考,其实孩子也很累,他最渴望的是爱和认可。分数诚可贵,亲情价更高。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每天你能够适时的针对一件事情给予孩子温情的语言鼓励,孩子心情愉悦,学习的时候情绪很稳定,这样他学习的效率很高;如果孩子犯错了,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并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及再接再厉的话语,孩子在学习上也有动力。如果揪住孩子的错误进行指责,而不去解决或者命令式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孩子心情是何等的难受,学习的精神劲也没有了。所以每天扑捉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一点点鼓励。孩子会慢慢地克服自身不足,迎头赶进,或许在我们静等花开的时候,一朵美丽的花就会悄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