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买了一本新书《小学六年早知道》,书上讲的是孩子应养成的基本习惯,和出现一些问题的对策,没有看完,只是刚开始看,发现很多东西讲得很好,看的过程中我把儿子的情况往里套,哪些做得好,哪些还不够。
晚上,我和儿子一起分享这本书,我说:“今天妈妈看了一本书,上面讲了很多应该有的好习惯,妈妈看了之后,特别为你高兴。”“为什么呢?”儿子好奇地问。“因为很多好习惯你都有。”儿子听了很高兴。我趁热打铁忙说:“我们一起对照书上的要求做个打分游戏,表现好的最高可以得5颗星,好不好?”“好---”儿子很感兴趣。
于是我打开书,把里面提到的好习惯和要求一一读给儿子,我读:“自己整理书包--”,儿子抢着说:“4颗星。”我说:“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我每次都是自己整理,可是有时会忘了带东西,有一次你还帮我整理了。”“噢,是这样啊,那你以后记着一定要把东西都带上,点清楚,我以后也不再帮忙了,好不好?”“好!”“那我就在这一项旁边画上4颗星。下一个好习惯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我话音刚落,儿子就说“5颗星!”“我也同意,你这点做的非常好。你看你读书之后知道了很多大人都不知道的知识呢!比如上次你考爸爸关于菜粉蝶的事。”“嗯,还有上次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有的你还不知道呢。”“嗯,你看,看书可以学到很多连大人也不知道的知识,真厉害呀!我们一定要继续加油呀!下一个好习惯是自己检查作业---,这一项你认为怎么样呀?”“不好,不能得星,因为我总是有错题。”“但妈妈认为你能得2颗星,因为你每次都把难题做对了,总是只错一道简单的题,你只要用心检查,就一定能得100分。”(今天晚上儿子做了一张试卷后主动认真检查,我签字时他说:“妈妈,你直接签字就行了,看我明天能不能得100分,我肯定能得100分的,我都认真检查过了。”看来今天的自主打分已经初见成效了。)
后来我和儿子一起逐项先自评后分析,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自我认识,鼓励发扬优点,查找不足,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化强迫为主动,化说教为开心,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