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很高兴认识你作文

2019-08-23 
几个月来,我坚持每晚睡觉前必须完成两项任务:锻炼半小时,跳操或散步;阅读半小时,杂志或者书籍。爱上叶倾城平

几个月来,我坚持每晚睡觉前必须完成两项任务:锻炼半小时,跳操或散步;阅读半小时,杂志或者书籍。

              

                  爱上叶倾城

平时工作紧张,只能阅读杂志放松心情,舒缓精神。杂志中尤爱《读者.原创版》,且不说签约作家们的文章有多么沉博绝丽,单是栏目名称——“爱在渥村等我”、“笔端流云”、“黄昏菩提”、“无关风月”、“恋恋风尘”、“纸中城邦”……怎么样?是不是已经令人心驰神往?

以前,素不喜欢看读者信箱之类的文章。总是觉得读者的问题笼统模糊,编者或者泛泛作答,不痛不痒,或者大唱高调,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只是刊物形式化地显示与读者的互动。

但是,叶倾城的情感答疑专栏“独门秘籍”却令人耳目一新。读者来信刊登得很详细,通过一件件小事讲述自己的烦恼与困惑,有时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时会找到女儿的影子,感同身受。叶倾城怎么回答呢?我常常会加以猜想后再看她的回信,次次出我意料,令人折服。她从不谈大道理,从不用温婉的语言盲目的安慰。她能敏锐发觉读者的问题所在,以自己或朋友为例,语言平实冷静,不掖不藏,让你心中云开雾散,感觉真的是一位可信赖的朋友在真诚地帮助自己。我渐渐明白,对于一个彷徨迷茫的人,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好言安慰,怕他受伤就不停地将他包裹起来,而是如剥洋葱般一层层发掘症结,哪怕泪流满面;如敲钟般一声声警示提醒,哪怕头痛欲裂。想走出困境就是这么痛彻心扉,勇敢决绝!

我是一个很愿意为他人排忧解难的热心人,许多同事朋友爱找我倾诉心声,我甚至觉得自己挺适合到社区做调解工作,呵呵。我爱叶倾城的直率与真诚,理性与公正,她也会对我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带来很大的帮助!

 

              款款深情的龙应台

寒假,开始阅读龙应台的《目送》时,我郑重地准备好纸和笔,延续我摘抄精妙、富含人生哲理语句的习惯。可一页页、一篇篇,一本书读完了,却发现不知该记录什么。

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以深邃的目光观察社会,锋芒毕露,鞭辟入里。去年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发现她一反辛辣犀利的笔调 ,用温馨有味的话语,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与儿子以书信形式进行情感交流,让我们看到一位学识渊博、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与柔情的母亲。

《目送》是她献给自己父母、兄弟的一本散文集。整本书没有一句惊世警句,没有一丝矫揉造作,只是记录与父母的一桩桩、一件件寻常小事,回忆与父母在一起的难忘时光,温情柔软。读了《目送》,心中会感觉很忧伤,很沉重,会更爱自己年迈的双亲,更体谅他们年老后出现的小孩般的举动,会更珍惜拥有他们的日子。

手捧《目送》,眼前总会出现自己父母的身影。龙应台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开车总是状况百出,儿女们终于决定禁止他独自开车行路,父亲沮丧失落,猛地衰老下来。不由想起我的老母亲,有一次接唱唱放学时摔烂了鼻子,为了她的安全,我坚决拒绝她再接送孩子,她伤心地说:“看来我真的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了。”我们都疼爱自己的父母,可忽略了他们的爱子之情,他们是多么想永远做我们强有力的后盾呀!能为儿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会觉得活得很有价值!龙应台的父亲一生诚恳务实,可晚年一直请求龙应台参加他的老兵聚会,看到老朋友们夸赞自己的名人女儿时是那样得意骄傲。我母亲呢,一辈子忠厚谦逊,如今却经常向小区的老伙伴们展示我们为她买的礼物,只要请她吃饭,她必会早早收拾停当,坐在院门口见人就炫耀,我常常纳闷:我那个不爱张扬,有内涵的妈妈哪去了?学一学龙应台,把她当作小孩子吧,辛苦一辈子,隐忍一辈子,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在她孤独乏味的晚年生活中能以儿女为荣是多么开心的事呀!

龙应台的文字,犀利时寒气逼人,仿佛看到她站在演讲台上针砭时事;温婉时温情动人,仿佛看到她陪年迈的母亲逛街,为她化妆、抹指甲油。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兄弟的情,直面生死,告诉我们亲情才是永远的依靠,永远的牵挂!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中这段最经典的话语,不仅让你想到了渐渐长大的孩子,是不是也使已是成年人的你想到了一天天衰老的父母双亲,他们也在渐行渐远呀!感谢龙应台!

 

                    初识木心

我一向喜欢女作家,一般是先读到作品再对作者产生兴趣,但木心不同。

春红姐曾送我一套木心的书,我翻看后觉得深奥玄妙,感觉自己要懂很多知识才能看明白,便束之高阁。前几日,她来家中做客,不知为什么说到了木心,她为我讲了他的传奇一生:

木心,本名孙璞,生于浙江乌镇,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他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特别是“文革”期间被捕入狱,所有作品都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他居然用手绘的黑白琴键无声的“弹奏”钢琴曲。后来,他长居美国后不仅继续绘画,而且开始大量进行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大师、诗人。2015年春晚上刘欢演唱的《从前慢》,就是木心的诗谱曲而成。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七十多岁时,木心回到乌镇,作为艺术家和文学家,为故乡的发展提了很多好建议,于2011年逝世于乌镇。

听完之后,深深被老先生坎坷的人生,不屈的意志所震撼。他丰富的体验,深刻的领悟,渊博的中西古今学识融于笔下,如果不细细琢磨,还是以茶余饭后消遣的姿态怎能读懂呢?慌忙跑到书柜,翻出他的文集,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开始吧!不懂,再读,再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