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副产品市场工作的设想和管理对策。
(一)提高对农副产品市场的认识,加强领导。
农副产品市场管理是一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实事。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农副产品市场工作。
农副产品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具有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前几年有建市场、建绿地、修公路"不惜地"的说法,近年来绿地、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首都的环境、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市场的情况与前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长期困扰政府的如:"三边市场"扰民、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但要看到市场存在的隐患,这些隐患随着北京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随时有可能显现出来,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提前做好准备。
农副产品市场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的地位。90年代初的"吃菜难"给人民生活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过几年菜篮子工程的建设,这个矛盾已经不再突出了。但是目前我市临时性农副产品市场比例过大,可以安排市场建设的地皮几乎已经没有,小区市场建设的落实困难重重,这些都是吃菜难的隐患。我市农副产品供应未来的形势十分严峻。市场调研报告政府要充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买菜问题。调查中发现许多低收入的居民为了一角钱的差价,可以走到几公里外的市场去买菜。近60%的人认为在蔬菜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超市的价格比蔬菜高20%可以接受,而目前超市蔬菜的实际价格比市场要高50%--100%。如果因为市场的原因造成菜价过高,无疑对低收入人群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市场中出售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搞好上市商品的管理,也是为群众作的实事。
农副产品市场工作也直接关系到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农副产品市场曾经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三边市场的撤除,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如果放松管理,一些基本条件不好的市场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室内规范市场建设跟不上,就会有大量的无照游商活动,给街面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市场也是展现首都风貌的窗口,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向世界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恶劣的市场环境则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
政府对市场工作要加强领导。市场管理委员会是为了解决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中问题成立的临时组织,几年来在市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协调各有关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形成了合力。今后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功能应该继续强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工作要作为考核政府基层单位工作成绩的重要项目。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构建新的首都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根据当前北京现有市场和城市整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构想:以外环路(四环路以外)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供应基地,以城区几大批零市场为辐射点和集团供应点,以居民小区内市场为服务终端,从而形成完整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1、培育四环路外五环路内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批发市场。
中心批发市场的选定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现状与发展,避免简单上项目。目前新发地市场的交易额、交易量最大,基础也比较好,可以作为选择重点。但原则上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的选择,随着外环公路的畅通和北京对公路网的完善,外环批发市场的格局还要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选择,中心市场会逐步形成的。考虑到交通管制问题,原来几大批发市场日益萎缩,还应在四、五环路之间合理布局,新建3-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市场调研报告、以城区批发市场为基础,进行区域性批零市场的改造。
对城区已经开始萎缩的批发市场因势利导,转变改造为区域性的批零市场。主要供应机关团体和部分零售商,也可以辐射周边大面积的社区。政府要推进市场的升级改造,强行规定市场每年要从收入中提取固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升级改造。明确区域性市场的设施标准,在蔬菜交易区要建设大棚,地面和排水设施要重点改造。蔬菜交易可以保留原有灵活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市场也是一个大型的蔬菜早市。既满足了团体购买,又可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在蔬菜内开设净菜、特菜专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区域性市场要重点考虑交通问题,简单限制行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在交通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因素,有时要根据市场的总体情况搞一些交通的改造。区域性市场可以在崇文区左安门市场作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其它市场推广。
3、重点抓好居民小区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居民小区将是北京城市民用住宅的主要形式,抓好小区市场的建设可以说零售市场布局的工作就完成了大部分。多年来小区市场建设问题一提再提,都没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原因还是在于重视程度不够和利益问题。由于没有认识到农副产品供应的隐患,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农副产品供应不会出现问题,认为小区内有无市场无关紧要。也有人讲:居民小区内超市供应蔬菜和可以了。其实小区市场中的隐患在部分地区已经显露,一些小区居民吃菜难的呼声已经较高,一些小区内的无照游商已经给小区环境带来了危害。超市、连锁店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的科学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实际中居民的购买力、购买习惯和蔬菜生产的非标准化,让超市来承担主要的蔬菜供应任务还是不现实的。许多小区在规划中有商业设施的规划,但在商业设施的大帽子下,市场很可能被其它商店所代替了。有的小区在建成后,市场按商业用地出售或招租,价格昂贵,根本无法经营农副产品。要搞好市场建设政府必须发挥执法监督和宏观调控作用,使小区市场从规划、建设、使用和经营得到很好的落实。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要像小区绿地建设一样,规划必须落实,建成后由政府定底价,进行公开招标。中标单位不得挪作它用。中标后经营不善的,由政府按底价收回,进行再招标。目前关于小区市场规划建设的法规只有《北京市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条例》,对于小区市场建设只提出原则性意见,可操作性差,建议人大针对小区市场建设专门立法,以保障实施。
(三)市场调研报告:加强市场管理,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探索新的市场监管模式。
1、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协会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衔接、互相融合的市场管理体系。
四位一体的市场管理体系是多年市场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成果。市场管理不同于任何一种商业业态的监督管理,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缺一不可。要管好市场,光靠工商部门一家包打天下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建立一个多方互动的体系。其中应该包括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发挥政府职能,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对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和纠正,为市场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指导市场的宏观发展。1999年底北京市场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是全市市场开办单位的社团组织,接受政府的行政指导,协会将在加强市场行业自律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自身企业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市场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否则很难生存。市场内经营者是市场管理的最终对象,也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发起经营者自律是关键。目前很多市场都成立经营者的自律组织,许多管理中的矛盾,通过经营者自律组织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践,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后还要继续探索完善,确实使四者有机结合,形成互动,让市场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建立市场管理的网络机制。
长期的工作证明,市场管理单靠突击整治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内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内打假扶优维权网络和管理人员监督举报网络。这些网络是各种制度是有机结合与运作,一旦建立将充分发挥互动、连动的作用,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完善市场内打假维权网络。建立、推行名优企业、市场主办单位、执法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多家参与的打假维权联系制度。由执法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共同协商聘请消费者监督员,共同参与打假扶优、维权工作。将名优产品厂家引入市场,设立名优产品专柜。结合工商部门"12315"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多的市场、商品展开专项整治。完善消费者举报奖励和为举报人保密制度。
建立针对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网络。市场服务管理机构公布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电话。对市场中存在的管理人员不作为现象,执法部门及时纠正,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开办单位。
3、完善上市商品的渠道认证制度。
为保证进货渠道的合法,创建安全的消费环境,改变市场内商品渠道不清的情况,对农副产品市场上销售的豆制品、熟肉制品进行试点,要求经营者提供合法的进货凭证。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市场内经营的商品全面推行索证制度。结合索证,对场内商品的厂家进行考察备案。 相关推荐:
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汇总
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汇总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读书人网(www.ReaDer8.cn)调研报告频道:http://www.reader8.net/data/diaoyanba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