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出国留学 > 留学指南 >

专家解读个人陈述写作的五大误区(4)

2010-11-16 
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看申请文件时不希望只是看到口号、表决心,他们需要了解真实的你。所以,写文章切记花哨。其实,出国动机并不难写,只要你冷静下来问问自己。
我并不认为李刚去美国留学的原因仅止于此,和他的交谈让我感到他并不是很肤浅的人。他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为什么到了这个问题上却把他难倒了呢?美国一定还会有更吸引他的原因!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他。实际上,李刚想到的只是面上的东西并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部。经过启发,他给我讲述了他亲身的体会。

  在工作的两年中,一家大型公司采用了他所在单位生产的锅炉而这家公司同时也引进了德国、美国的锅炉。李刚他们厂的锅炉经常出现一些小的故障,可以说是在不断的维护中维持下来的;而外国的锅炉一年只需要检修一次就可以了,虽然请一次外国专家进行指导的费用高达每天一千美元。李刚也尝试着和同事们研究锅炉的改进技巧但是总感觉知识不够用,他也深深体会到拥有先进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毅然辞掉了工作,决定申请Ph.D;他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解决类似他原工作厂家的锅炉的问题,甚至能设计出比美国、德国更好、更先进的设备。

  这段话这样写出来就会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言之有物,而且觉得申请者比较有思想。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的。所以,写申请文件的重点在于申请者本人的亲身体会,千万不要说一大堆空话;与其如此,还不如不说,以免让评审人员认为你在浪费他的时间。

  随着申请者的增多,拥有一个好成绩已经不是申请者的法宝了。如果申请者的语言成绩相差不多的话,机会一定会青睐那些精心准备申请文件的申请者。我相信,如果你确保自己不陷入以上五个误区、能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自己,一篇能够打动对方教授的Personal Statement是不难写出来的。请记住: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最后,我希望所有的申请者都能够提高对申请文件的重视,要相信付出了必然会有回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