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强大学刚毕业,在大学三年级被一位教授选中参加了一个大型铁路项目。在参与该项目的人中,他是惟一的一位本科生。当然,他的工作只是打打下手而已但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个事例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整个Personal Statement的重点;但他却只用两句话就把这个事情写完了。在大三就能参加大型项目,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机会是很难得的;这可以说明邓强很优秀。但这还不够,因为评审委员会成员希望知道他通过这个项目学到了什么。所以,我要求邓强给我详细介绍一下经过。他开始给我讲解这个项目所用到的专业知识,我没想到不善言谈的他讲起这些来竟然是滔滔不绝,但我不得不打断他: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最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专业知识,除非他提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吸引住他们注意力,但是我相信这是很难的。于是,我问他在这次项目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告诉我,学到了一些课本里没有的专业知识。接着,我又问他对自己是个什么评价。他想了一会,说出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教授对他的评价-敬业、专业功底强、主动。很好啊,我相信任何一位教授都喜欢这样的助手,这就是精髓!于是我问了下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在Personal Statement里写出这几个形容词并不能很好地体现邓强的优点,相反任何人都可以用这几个词来形容自己。所以,我希望这几个词根本都不出现在Personal Statement里而是写一个具体的事例,让评审委员会的成员读完后,脑子里自然出现这几个词来形容邓强。
经过启发,邓强给我讲述了一件事情,后来被当成重点写在了Personal Statement里:由于他是项目组中惟一的本科生,所以他并不能做什么太具体的技术工作;对他来说,这就是个学习的机会。记得一次大家加班在推导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将被利用计算出铁路报警灯要在火车到达前多长时间内鸣笛才能确保行人的安全。当时,为了确保第二天可以完成报告,工作人员加班推算公式。由于过度劳累,负责最后整理公式的人员把一个参数写错了。邓强在旁边看了整个推导过程,发现公式似乎有错误:如果按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时间很难保证行人躲过火车。但是他又不太确信,又不好意思过于仓促地把刚刚休息的师兄师姐叫来。于是他开始重新推算公式,算了几遍都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第二天他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负责公式的师兄说了,他的行为得到教授和大家的认可。通过这件事情邓强也更加自信。
这件事情的可取之处在于:加班到了很晚,大家(包括邓强)都很劳累;当邓强发现问题时完全可以暂时不管,但是他却留了下来。这说明他做事情很认真、主动,适合做学术研究工作。他认真地进行推导而结果也证明他是正确的,这又说明他专业基础好。整个事情的描述没有提到任何夸奖邓强的形容词,但是这些词却已经显示在读者的脑海里了。
邓强得到了美国三所综合排名在前五十名的大学的offer,其中一所大学给了他三万九千美元的奖学金。
误区三:选材不当
对于申请MBA的申请者来说,essays十分重要。商学院要求申请者写几篇essays,那么评审委员会真能通过几篇短文来了解申请者吗?答案是肯定的。申请MBA的申请者大多数都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要选择恰当的素材,正确审题就成了关键。
周一航是一位MBA申请者,他最初在中国最早一家只有五个人的咨询公司工作,这个公司由五个人发展到六百人,后来他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经营得很好。记得当时他申请的学校有一道题目是:你最大的一次挑战是什么?
他写的内容是他原来是学习德语的,后来利用两年时间学习英语并顺利通过了TOEFL、GMAT考试。这两年对他来说非常难忘,他把这篇essay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坚持学习英语上并举了两个例子。我也认为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周一航很有毅力,但是这个内容并不是最好的素材。
在回答MBA的essay时,应该先考虑professional 的素材。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题目,它的重点实际上在于挑战,可以是各种挑战,周一航写的也是一种挑战--战胜毅力的挑战。但是我还是觉得这道题应该与职业联系起来比较好。经过交谈,我最后选择了这样一个素材,它写的是周一航如何战胜虚荣心、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取得申请者的信任。其实,很多商学院都非常重视申请者的职业道德,所以在回答essay时应该考虑对方对什么样的申请者感兴趣。知此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周一航和朋友开的公司主要做销售业务,推销一种数码录像系统。在做销售的前两个月,周一航一张单子也没签,但是还在公司拿着薪水;他总是感到有些不安。后来,一位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家需要换设备的银行。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这家银行的经理很痛快地和周一航签署了十万元的合同;回到公司后,大家为这个单子庆祝了一番。晚上回到家,周一航兴奋得睡不着觉:第一个单子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于是拿出合同又看了一遍,结果发现由于他的疏忽,他为银行介绍了一种错误型号的机器,虽然这种机器很先进,但是如果用在这家银行的话只能实现它一半的功能。相反另一种便宜机器更适用于这家银行。由于不想让大家小看自己、更不想让大家认为自己不够专业并且卖给银行的是新产品,只要周一航不说,没有人会注意的,最后他决定保持沉默。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周一航并没有沉浸在签约的喜悦中,相反却闷闷不乐;最后,他终于战胜自己,来到那家银行经理面前如实地讲述事情的经过。他本以为这位经理会由于怀疑他的专业能力而取消合同,但是没想到那位经理却决定把原定一年的合同改成两年,而且还给周一航介绍了很多申请者,使他签署了大约三百万元的单子。最后这位经理给周一航的评价是:他是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自从周一航和他说了事实真相后,他就已经决定要长期和他合作下去。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essay,现在周一航已经坐在顶尖MBA的课堂里完成他第二学年的学业了,我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其实,每一位申请者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如何恰当地选材十分重要。只要正确分析问题,从恰当的角度叙述事情,一篇成功的essay就诞生了。
误区四:机械套用
在写申请文件时,千万不要去抄袭。套用别人的Personal Statement,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机会。很多申请者苦于找不到思路去写申请文件,于是盲目抄袭包老师主编的《申请文书写作》一书。用我们经常开玩笑的话就是,那本书都快被抄烂了。申请者东抄一段,西抄一段,general 的内容可以抄,但是具体事例是无法抄的。我经常遇到申请者拿着东拼西凑的Personal Statement来到咨询处。看着这样的Personal Statement,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在众多的申请者中又多了一个难兄难弟: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最不欢迎这样的申请文件,当然不会很认真地看,于是机会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