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热点调查报告:村官眼中的农村改革发展(6)
这是3COME文档频道为您治理的一篇6月热点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村官眼中的农村改革发展。
五、多数村干部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现状表示满意,认为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面临资金、体制和机制障碍
1、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任重道远
在调查中,村干部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9%、比较满意的占68.6%。69%的村干部认为城市与乡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表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村干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但仍有25.7%的人认为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这个数字提醒我们,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对目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够的原因,回答结果排前3位的依次是:资金短缺,占89.8%;政府组织不力,占57.2%;体制障碍,占50.1%。
2、农村文化建设应从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事做起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选择结果依次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94%),文化设施明显落后(78.7%),文化队伍素质偏低(58.3%),文化资源严重匮乏(50.7%)。与此相适应,在关于农村最需要哪些文体设施的调查中,答案依次是健身房、文化书屋、娱乐室,选择比例分别为66.7%、61.6%和61.6%。我们认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不同的需求,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从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做起,办好每件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的实事。
3、师资质量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症结
教育是农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调查显示,97.3%的村干部对农村教育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但对城乡教育发展状况评价,有69.8%的村干部认为存在差距,但在不断缩小。对城乡教育差距症结的分析,认为出在师资队伍质量上的占84.2%;学校硬件建设上的占51.9%;城乡文化环境上的占40.8%;家长重视程度上的占16.1%。对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的评价,有65.6%的村干部认为一般或者较差。由此看来,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支持和鼓励城市优质师资向农村流动,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途径。
4、必须正视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中的问题
调查显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中的问题,66.3%村干部认为大病住院保障水平低,60.2%的人认为报销指标偏低,59.8%的人认为财政补贴少,59.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条件差。对乡镇医院医疗设施评价,认为一般的占61.1%,较差的占22.2%,只有1%和15.3%评价很好和比较好。对如何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村干部回答依次是,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占85%;降低药品价格,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占84.7%;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占68.4%;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占62.3%。上述调查揭示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同时又充分反映了村干部对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心声和期盼。建议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提出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给广大农民群众一个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