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热点调查报告:村官眼中的农村改革发展(5)
这是3COME文档频道为您治理的一篇6月热点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村官眼中的农村改革发展。
四、超半数的村干部把基础设施作为目前农村急需的公共产品,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道路、水利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与现实需求相比仍显不足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与需求缺口较大
村干部对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很满意的占1.4%、满意的占15.6%、基本满意的占58.9%。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科技信息服务四大公共产品中,50.9%的村干部认为农村最急需的是基础设施,居第一位。这说明前几年农村基础设施的成绩得到广大村干部认同,但由于欠账较多,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供给与需求缺口较大。对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求按轻重缓急,限选3项。结果是,农村道路建设占92.5%,农村水利建设占70%,垃圾污水处理占67.2%。对农村水利设施,村干部认为需要全面修整的占38.5%,需要部分休整的占53.3%。通乡通村公路在南通农村已基本解决,但农民又有了新的需求,水泥路不仅要通到村,还要通到村民小组、农户。中央提出的4万亿投资规划中,重点之一是加强农村道路、水利建设、生态工程建设。我们相信,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定会有较大改观。
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掉以轻心
村干部的对农村生态建设的评价是:较好(7.1%),一般(62.2%),较差(27%),恶化(3.3%)。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按污染程度排序: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73.5%),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物污染(69.5%),生活污染(68.7%),河道污染(63.9%)。对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和垃圾处理等工作,认为进展快、效果好、农民满意程度高(5.5%),比较满意(56.7%),不够满意(37.1%)。值得高兴的是,对目前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的评价,78.5%的人认为安全卫生或比较安全卫生,不够安全卫生只占21.2%。上述统计表明,农村生态环境已有所改善,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农业面源污染的态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设施建设,从根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希望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此,50.2%村干部认为,近年来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有大幅度或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也有48.9%的人认为增加不多或没有增加。至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的来源问题,问卷显示,一事一议酬劳筹资占81.5%,村集体资金占49%,老板捐助占48.4%,举债占38.9%,村民集资占27.4%。值得关注的是,在关于目前村级债务形成因素的调查中,占85.3%的村干部认为是搞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排所有原因之首。我们认为,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由于具有投入大、时间长、回收慢等特点,民间资本一般难以涉足,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