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农业局二00八年工作总结及二00九年工作计划(1)

2009-01-02 
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机遇,适应劳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农业局二00八年工作总结及二00九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指导下,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大力发扬农业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强化服务,扎实搞好灾后建设工作,突出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广先进和实用技术,不断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结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做出了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取得的成效

  (一)夏季粮豆因灾略减,秋收作物稳中有增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的努力下,虽然夏、秋季遭受了低温冻害、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仍达19.14万亩,同比增0.45万亩,增2.4%,粮食总产量预计3279万公斤,同比增37万公斤,增1.14%(三大作物中,水稻平均单产259.7公斤,同比增0.5公斤,陆稻平均单产146.1公斤,同比增11.3公斤,玉米平均185公斤,同比减0.96公斤),其中:夏季粮豆播种面积1.23万亩,同比减0.12万亩,减8.8%;实现产量101万公斤,同比减17.7万公斤,减15%;油菜种植3010亩,因低温冻害绝收877亩, 实际收割2133亩,产量12.8万公斤,同比减5.77万公斤,减31.1%;秋收作物播种面积17.91万亩,预计实现产量3178万公斤,同比增49.7万公斤,增1.58%;农民人均预计有粮378公斤,同比增3公斤,增0.8%。

  (二)农田地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中(底)产田地改造9715亩(水田6700亩,台地3015亩),完成计划数6000亩的152.6%;全县基本农田地面积10.9万亩(水田5.7万亩,台地5.2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2800亩(水田1850亩,台地950亩),完成计划数2000亩的140%,全县高稳产农田地面积累计4.38万亩,人均0.6亩;改扩建沟渠5条,长11.3公里;建成小水池17个(8立方米/个),新增灌溉面积750亩,改善灌溉面积3530亩;建成田间路15条30公里。

  (三)水产品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渔业总产量预计240吨,同比增8吨,增3.4%,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3.9公斤,同比增0.7公斤,增21.8%。

  (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1243元,同比增163元,增15.1%,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169元,同比增29.7元,增3%;工资性收入74元,同比增14.6元,增34.7%。

  (五)农业科技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1、农民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载体,采取田间实际操作、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以会代训等手段,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展了“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技术指导。全年共编写印发各类农业适用技术资料3.2万份(册),接受科技咨询995次,举办技术培训1120期,田间指导1276次,培训农民5.86万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在36个村民委员会14个自然村开班培训50个班,培训学员2500人,发放培训教材20000册技术光盘126盘,推广新品种4个、新技术4项,建立科技书屋15个,培训基地10个,产业培训学习样板8种;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20期,培训2000人,完成下达指标2000人的100%,转移2000人,转移率100%,其中:国外转移216人,省外转移393人,县外转移179人,县内转移1212人,实现转移收入864万元 ,人均4320元www.reader8.net

  2、新技术办点示范成效显著。粮食生产方面,在中课乡永不落村、勐梭镇里拉村、班哲村、永业村建立优质杂交稻高产示范样板4100亩,通过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平均单产480公斤,最高单产550公斤;在村建立陆稻“二元”种植技术推广高产示范样板2000亩,综合单产305公斤;在村建立杂交玉米高产样板4000亩,平均单产380公斤, 最高单产450公斤;蔬菜生产方面,在村创办大棚蔬菜示范基地50亩,带动全县种植大棚蔬菜120亩,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米荞方面,在村建立示范样板5000亩,预计单产80公斤;样板大示范推动大面积生产的预期目标逐步实现。

  (六)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全面完成

  自启动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以来,我局按照普查要求和调查比例,完成普查对象186个,普查率100%,其中种植业156个,畜禽养殖业13个,水产养殖业17个;录入普查对象186个,录入率100%;清查核查污染源数量186个,清查核查率100%;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全县不同农业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污染类型、排放量及去向,并建立了各类农业污染源档案和县、乡两级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七)农业执法成效明显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农业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以种子、农药、饲料、畜产品、水产养殖、五种禁用高毒农药为整治重点,开展了春秋季农资打假和百日行动,行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整顿种子市场14个,经营户9户,农药市场14个,经营户28户,兽药市场4个,经营户4户,饲料市场44个,经营户64户,查获过期种子7.3公斤,过期农药49.6公斤,过期变质饲料1770公斤,兽药3公斤;查处违法捕鱼案件13起,缴获磁电机7台,已当场销毁;二是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正确处理群众举报案件,依法查处大案要案。

  (八)新农村试点村建设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2008年我县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工作,选择村里坎组和为省级新农村试点、选择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试点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明显得到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高,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同时启动了2009年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工作.

  (九)高度重视工青妇和老干部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春节、元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通过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首届农业图片展和市农业系统举办的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活动,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农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的鼓舞了系统干部职工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健康,重要节日,局领导和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对老干部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农业工作的情况,广泛征求老干部们对农业工作的建议和对农业局老干工作的意见,激发老干部关心、支持农业的热情。

  二、挂钩扶贫情况

  (一) 省、市挂钩扶贫情况

  为推动的扶贫攻坚进程,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年来,省农业厅、市农业局在项目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全年扶持了中低产田地改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生产救灾恢复资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设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补贴、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农民种粮农资综合补贴、农民种粮补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央小麦条锈病及省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薇甘菊防治与预警监测、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是加快了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促进了受灾农业的救灾和恢复重建;三是提高了农机具装备数量和质量,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四是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五是农民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致富本领得到进一步增强;六是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七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能力得到提高,保障了农业安全生产;八是对外来入侵薇甘菊进行了有效的预警监测,促进了我县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九是加大了晚秋及冬季农业开发力度,提高种植效益。同时省厅还积极支持的“爱心成就未来”工程建设,全年对28名贫困生捐款2800元,助他们圆了上学梦。

  (二)挂钩点工作情况

  为加快村的脱贫步伐,我局采取四条措施推进扶贫工作。一是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在摸清该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五年扶贫规划,为开展扶贫工作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扶贫重点;二是稳粮调结构。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我局在该村推广种植杂交水稻600亩,推广杂交玉米规格化种植860亩,同时采取巩固橡胶产业,积极扶持生猪养殖和米荞两个产业方式(今年在该村种植米荞1750亩),努力拓宽增产渠道;三是开展“三送”活动。送技术,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加大种养业的培训力度,先后开展适用技术培训15期,受训人数1420人次,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送物质,以“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为载体,全年我局先后为该村送去现金6000余元,送去水泥12吨,石锦瓦400片,扶持改造猪厩24户、送去会议桌子20套、椅子40把、电视机1台;送去尿素3吨、钙镁磷肥9吨,价值1.47万元,送去米荞种子3.7吨,价值1.48万元;送去大棚薄膜一卷,价值2000余元,为该村捐款3280元,支助一名贫困大学生学费1000元;送政策,配合县下派新农村宣讲员,加大以中央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等为重点的惠民政策入户宣传力度,使农民及时了解、掌握新时期党对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上述扶贫措施的落实,预计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3元,同比增173元,增21.9%,人均有粮342公斤,同比增12公斤,增3.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