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考察报告 >

赴泰州学习经济发展经验考察报告(1)

2008-11-25 
为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借石攻玉,实现崛起,x月x日至x日,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xx带队,市领导xx、xx、xx、xx、xx、xx及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计30余人参加,赴江苏 ...

    为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借石攻玉,实现崛起,x月x日至x日,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xx带队,市领导xx、xx、xx、xx、xx、xx及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计30余人参加,赴江苏省泰州市全方位考察其工业发展、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等方面的工作。考察团一行重点参观了该市春兰集团、林海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梅兰集团、该市所辖兴化市戴南镇和张郭镇、该市所辖的姜堰市双登科技园等多个考察点,并听取泰州市经贸委、外经贸局及姜堰市政府、发改委关于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及企业改革方面的情况介绍。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感到思想上受到强烈的震撼,每到一处都感到受益匪浅,体会良多。通过此次考察,大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更加坚定了实现奋力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一、基本印象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面积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市区62.81万人。泰州之行,给我们留下了如下的印象。
    (一)企业数量多,规模大。
    泰州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05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既有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兴达钢帘线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的“顶天立地”的大集团、大企业,又有兴化市不锈钢、姜堰市五金机械等“铺天盖地”的小产业集群。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韩国LG公司,日本雅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户。其中,春兰集团是全国最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国同行蝉联榜首。不仅泰州市本身,就其所辖的市区来看,企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多也令人惊叹。如姜堰市仅工业企业就有5000多家,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40家,过亿元的5家。
    (二)城市规划好,面貌新。
    泰州市既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泰州市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先后投入100亿元,其中95%为市场运作,启动民间资本建起了一个新城。城市建设中他们既注意保存老城区中的文化底蕴,如在部分**古民居时,注意用白墙青瓦遮住路边的老房子,以保持市容美观;又注意新区的高标准规划,将政务、商务、金融、电信、学校等分片规划。在住宅小区建设时,十分注意人性化设计,楼与楼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体现出现代化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该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活动,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力度,努力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城市道路基本实现三线入地,人行道板色彩明快,路灯款式新颖,路面清洁卫生,绿化新颍美观,路两边均是整齐划一的风景树、绿化带,绿树、红花、草坪,塑造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泰州,满眼皆为绿,处处漾生机。不仅是泰州城区,我们所到的姜堰市,城市规划的档次品味也很高。
   (三)集镇变化快,档次高。
    泰州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一天天缩小,城市现代文明正在一步步走近广大农民。如我们参观的戴南、张郭二镇,镇区道路四通八达,宽敞整洁;建筑设计美观大方,别墅成群;市民广场音乐缭绕,喷泉如注。很难想象,十年前的张郭镇还只是“一条小巷,两排瓦房”,城镇常住人口不足3600人,商业不兴、人气不旺、交通闭塞,连公路也不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工业小镇和财政穷镇。现如今,城镇常住人口2万多人,建成区面积从1997年的0.4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自筹资金3000万元,接通了宁靖盐高速,打破了长期束缚发展的交通瓶颈,实现了镇村道路水泥化、网络化,村村开通了公交车,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都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雏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郭镇还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农民公园——晨秀园,融江南园林风格与水乡文化为一体,实现了“小桥流水人家”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是镇上农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该镇对集镇建设用地实行政府统一规划、征用、开发,以开发带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实现以地生财,以房养路,滚动建设,将综合开发的效益大部分还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措施,吸引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落户,购房兴业,使人力、物力、财力向集镇集中。该镇在设计集镇规划时,斥巨资到同济大学请专家,确保了集镇规划的现代化及独特的人文特色,达到了20年不落后。
   (四)企业改制韧劲强,措施实。
    泰州市把企业改制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围绕“三置换一保障”(换国有集体产权服务、职工身份、土地使用权、实行社会保障),从2001年起,拿出三年的时间进行集中攻坚,充分说明他们改制的韧劲很足。在改制中,他们采取把好资产评估清查关、改制方案制订关、置换标准确定关、法人治理结构关、工商注册关、用工关(考核验收)等六关,确保企业改制的扎实有序列推进。姜堰市在企业改制中,提出“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改制只要有利于公有资本的退出,有利于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利于职工的妥善安置,有利于存量资产的盘活,有利于改制改革后企业的发展,什么办法措施有效就采取什么办法,使企业改制取得了成功。全市应改制2161家企业,目前已改制2146家,改制面达99%,甚至连市属场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及自收自支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也改为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对民营企业,他们适时引导他们摒弃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如戴南镇东方不锈钢制品公司法人代表翟宝银,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主动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聘请一位有专长的大学生为总经理。
   (五)发展后劲足,潜力大。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主题园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并成为区域经济和工业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和亮点,成为发展规模经济的新型载体,扬子江药业、春兰、梅兰、兴达钢帘线等一批重点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主题园区并已初具规模。双登、梅兰、戴南不锈钢等一批乡镇企业也纷纷规划发展区,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优势,并通过挂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泰州在传统产业和企业如日中天,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集群优势日益凸现,而且泰州市各县市区的干部精神状态好,对人有热情,干事创业有激情,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泰州市的发展后劲和潜力不可限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