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3)
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适当调整专业设置
在学校方面,调查课题组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可有选择地推行“2+1+1”的综合培养模式。“2+1+1”模式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学培养模式,即把大学本科四年培养期分为三段,前两学年按专业所属学科、第三学年按所在专业、第四学年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要设置课程。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
背景
16所大学参与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于今年5月至6月间对全国16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科学抽样调查。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475份,回收率为86.88%。调查同时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