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2012年秋季湖北麻城顺河镇3000多孩子自带课桌上学(4)

2012-09-04 

  但从1996年开始,村里的学生越来越少,长冲村小的六年级被撤走,到了2008年,整个学校只剩下了一年级,且还是和学前班在一起的复式班。学生少了,原来每家每户都有一套的桌椅被亲戚们借来转去,由于各村小桌椅标准不同,导致现在孩子们借来的桌子差异很大。

  当天上午,在教室左后方的一个角落里,村小唯一的老师兼炊事员向明秀正在给孩子们登记报名。到了中午12点,班里一共来了8个孩子,其中5个是3岁-5岁的小孩,只能归入学前班。学前班不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列,一学期400元,餐费300元,保险费50元。一年级学生,免学费,只交餐费和保险费共350元。

  登记报名的时候,有学生家长跟老师咕哝了几句,意思是餐费比去年贵了一百多,能不能少一点。向老师很为难地拒绝了:“今年,大米油盐酱都涨了价,多收的钱是保证孩子们吃好。要不然我就得自己贴钱,我一个月工资也才600元,也要生存养家,希望你们能理解。”

  ◇对比◇

  不背课桌的代价

  私立学校读9年花掉十来万

  在长冲村,不愿让孩子背着课桌去上学的家长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送至麻城市内的私立中小学就读。不过在那里每年1-2万的高额学费,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14岁女孩汪涵算得上村里唯一的“个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被送到麻城市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直至今年初中毕业,前后花费近11万元。

  9月1日上午,汪涵的母亲余杏红将家里的茶几搬到教室里,给3岁的儿子当课桌,姐弟俩的读书待遇可谓“天壤之别”。余杏红说,丈夫汪安居曾在该小学当过两年老师和两年校长,后来迫于生活压力下海打工、从商。“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但是家里穷,供不起,所以就把读书的希望都寄托在闺女身上,花再多的钱都要培养她。”

  汪涵一年级在麻城市博达私立小学读书,每年花费1万元左右。小学毕业后,汪涵又被送到市内的华英中学,这是一所半公半私的学校,一年下来所有开销至少得1.5万元。照此计算,汪涵9年间共花费10.5万元。今年上半年,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汪涵没能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取麻城一中,而被市二中录取。

  “知道成绩的那天,我跟她爸爸非常难受,为了培养她,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送她去好学校。唉……”当着女儿的面,余杏红长叹了一口气,她还说,如果汪涵在二中不努力,将来考不上二本以上的大学,就不打算继续供她读书了。“她弟弟才3岁,我们没那么大能力都送到私立学校读,先让他在村里念吧。”

编辑推荐:
专家分析:我国留守儿童超2200万      
2012年高校“保研率”提高 考研之     
2012年为“永久占座”湖大考研学子不惜通宵     
因奥数压力: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更多校园资讯可登陆读书人校园频道: http://www.reader8.net/campus/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