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因奥数压力: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5)

2012-09-04 
北京奥数又重出江湖,北京市教委立刻叫停奥数培训,孩子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我们希望起点公平,孩子们进入学校的机会是公平的其次要过程公平,学校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此外,结果一定要公平,别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受到权势、金钱的影响。

  “我这三百万元钱花得值了。”家住西山华府的林玲掩不住一脸的笑意,在许多小六孩子疲于备战的时候,她的女儿却有时间学古筝,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活动,因为西山华府的配套学校是人大附中分校,孩子根本不用为升学的事情发愁。

  为了升入好学校,又不忍心让孩子太过劳累,林玲选择了买学区房这条路。她卖掉了丰台区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又贷了50万元款,买了西山华府一套98平方米的房子。“不管政府怎么调控,学区房的价格肯定是只涨不跌,资源稀缺决定了它的抗跌性。我的房子已经涨价了。”

  “丛林法则”让孩子早别纯真

  当小升初被各种规则绑架后,孩子们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经历着残酷的竞争,亲见成人世界种种不光明的东西,甚至各种尔虞我诈的手段,过早、被动地接受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这些已经浸染着孩子的心灵,令他们过早地告别纯真时代。

  高女士的儿子小磊被推优到一所市重点中学。小磊读小学时,在班里有个最要好的朋友庆庆,然而,孩子之间的友谊却被升学的竞争替代。

  一次,学校要评选区、市三好学生,参评条件是“连续三年三好生,要求全面发展的学生”,全班包括小磊和庆庆在内总共六名同学符合条件,但名额只有3个。等到竞选结果出来,小磊得到的票数最多,直接晋级市三好,而庆庆却落选了。小磊下课后主动过去安慰庆庆,庆庆却推开了他的手。

  随后几天,高女士去接小磊时,从其他家长那里得知,庆庆妈妈在背后说,她暗中给每位任课老师送了礼,所以小磊的票数才最高。气愤不已的高女士在晚餐时说起了这件事,小磊听了,突然问她,是不是自己这个三好生真的跟妈妈送礼有关系。高女士赶忙澄清谣言,却不清楚小磊是否相信自己。

  最让高女士难过的是,再也没有看到小磊和庆庆玩闹着一起跑出校门,两个小伙伴心里结下了疙瘩。小学毕业后,小磊被推优到现在的中学,庆庆则读了一所区重点。至此,两个孩子再也没有联系。

  回顾孩子的推优之路,高女士感慨万千,“我们是推优政策的受益者,可是,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孩子不要荣誉证书,而是拥有纯洁的友谊。”

  在一所市重点小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的周老师对记者讲起班里学生及家长为推优做出的种种努力。

  北京出台推优政策不久以后,她就发现自己的手机时常响起家长的电话,或是邀请她吃饭,或是殷勤地问候,以前有的家长不太配合班级工作,现在班里有活动总有家长献计献策,跑前跑后。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每逢节日总能收到家长的礼物,这其中有几百元的速录笔,数千元的购物卡,高档化妆品,黄金手链,数万元的名牌包。周老师收到这些礼物,感觉烫手,除了留下贺卡、鲜花等小礼物,别的都红着脸退回去了。有时候这却被家长误认为她嫌礼物太薄,下回又送来更贵重的东西。

  “荣誉称号、综合素质评价、班干部都是推优的重要条件,能不能具备这些条件与老师尤其班主任有很大关系。老师的权力变大了,在家长眼中就成了重点公关的对象,因此滋生了很多腐败现象。”周老师讲道,她最不忍心看到的是推优制度对于孩子心灵的摧残和污染。

  她发现有的孩子面对老师时嘴巴特别甜,爱表现,抢着帮她拿讲义,下课闲聊时刻意夸赞自己;班里很多学生有“官瘾”,大大小小的职务都有学生争抢,有的孩子还主动找自己“求官”,或者为了当班干部动员家长给自己好处;每到评三好生或者评选班干部,班里的气氛就很微妙,有的学生给同学们送小礼物,处于竞争关系的学生还会搞小圈子小派别,甚至出现拉票、贿票现象……

  除了推优,还有一条路子被家长追捧:特长生。特长本来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只是现在和升学挂钩,就变成了一块敲门砖。

  小升初政策变化频繁,尤其是特长招生,有的学校特长招收的种类总是在变,家长们不得不四处搜集信息,从海量公共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重点中学青睐哪些项目的蛛丝马迹。不用说传统的钢琴、小提琴、绘画等,就连围棋、跆拳道、小号、长笛等冷门项目,培训班也是招生火爆,据说这些“兴趣”对小升初有帮助。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有家长抱怨:“真搞不清这些学校为什么这么折腾孩子,特长招生重在变,去年是古筝,今年居然是二胡,孩子这不是白练了么?还耽误了学奥数、英语,真是欲哭无泪。”

  其实,按照政策,小升初的孩子应该是“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打了很大的折扣。在电脑派位之前,重点中学已经通过种种途径基本招满学生,即使没有招满,所剩名额也寥寥无几,有学生戏称,“通过派位进好学校比中彩票还难”。

  电脑派位这一彰显公平的政策居然变成了学生以及家长眼中的鸡肋,成为最坏的结局。因为如果没有被推优,也没有特长,更不是共建单位的家长、没有“条子”,那就只能等待派位。据统计,只有大概不到三分之一的弱势阶层的孩子,最后服从电脑派位。

  小升初把孩子、家长折磨得苦不堪言,不少人开始想念“以分数论成败”的旧时光。“按分数高低升学,最起码是公平的,不比权力、票子,就比孩子的成绩,这样该多好。”一位家长如是说。

  对于小升初是否会恢复考试,政府给出了明确答案。早在2010年3月,《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明确:未来10年,仍然坚持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升初不会考试入学。

  的确,这样的建议,既不合法,也不合时宜。但是,百姓们不祈求更好的制度,而期望回归“最不坏的制度”,这本身已经说明了小升初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性。

  小升初,没人愿意卷入这场暗战。一位经历了小升初的家长告诉记者:“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我们希望起点公平,孩子们进入学校的机会是公平的;其次要过程公平,学校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此外,结果一定要公平,别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受到权势、金钱的影响,我期盼着坑班、培训、权钱交易寿终正寝的那天早点到来。”

  公平,教育的公平,是大家美好的希望。然而,在通往教育公平的路上,那些围绕着教育存在的看得见、看不见的明规则、潜规则、金钱、权势,又要如何扫清?
编辑推荐:
专家分析:我国留守儿童超2200万      
2012年高校“保研率”提高 考研之     
2012年为“永久占座”湖大考研学子不惜通宵     
因奥数压力: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更多校园资讯可登陆读书人校园频道: http://www.reader8.net/campus/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