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调查:高校是否为了就业而“放养”大四学生?(1)

2010-06-25 

本科4年变3年 大四学生放了羊

以就业的名义不开课钱照收

“现在大学本科生在大四阶段、研究生在最后半年时间不是实习就是找工作,学业基本处于荒废状态,这实际上恶化了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前不久,在一个大学生就业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话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共鸣。

大学四年级是否真的“名存实亡”了?高校是否为了就业而“放养”大四学生?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大四课少,出勤人数更少

11月12日上午,北京大雪纷飞。记者在京城高校最集中的学院路,走访了几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一家科技类院校文法学院的公示栏里,记者看到从大一到大三的课表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课,大四的课表却明显要稀疏得多,大部分都是空白,只有寥寥几栏里安排了一些选修课。

在一所农林类院校,记者见到的情形也差不多。在该校课程最密集的第三教学楼里,记者一口气从一楼转到了五楼,30多个正在授课的教室没有一个是大四学生的课堂。在每间教室门上贴着的课表里,大四的课多则一周两节,少则每周一节,有的干脆没有。

12日下午,记者来到一所地矿类院校,在教学一楼与一位土地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进行了交谈。他说班上共有35人,保研的同学有10人,考研的有6人,剩下的19人都在四处找工作。“平时,能安心坐在课堂里上课的也就30%左右的人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