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海上钢琴师(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 | ![]() |
|
![]() |
海上钢琴师(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 | ![]() |
《海上钢琴师》是卡尔维诺、艾柯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意大利作家巴里科的经典代表作。畅销百万,风靡全球的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原著小说。
《海上钢琴师》导演托纳托雷极力推崇,说“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我都很喜欢”。
88个琴键上,单纯的舞者
世界从他身边走过,他却一如初始,纯净神圣得如同一个婴孩。
1900,一个世纪的开始?美国淘金梦的开始?茫茫众生中某些幸运儿黄金名利的开始?
不,只是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开始,而他也因纯洁而孤独。
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在钢琴边被发现——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生日、没有户口,没有能证明他存在的一切。他的名字是1900,但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知道。
1900,一个充满钞票味道的数字,却偏偏是他的名字——一个虽风度翩翩却像个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的孩子的海上钢琴师。
他是一个传奇,因为他对音乐的单纯。
总也忘不了1900与Max初次相遇的那个夜晚。“晕船么?跟我来,我有治晕船的药。”两个人一起坐在钢琴上,随着钢琴一起在华丽的大厅中翩然起舞。波涛汹涌,雷声轰鸣。钢琴师带着愉悦的笑容,伴着钢琴的华尔兹,琴声如蝶吻般轻快明亮,快乐得让人怦然心动。他仰头,钢琴的舞姿与他的音乐融在一起,流畅,自然,优雅。
“再次重复:1900,照着谱子弹就好了。”弗吉尼亚号的乐队指挥无奈地对他说。但每一次,他疯狂的灵感来了,抓住他让他逃脱不了,他便开始了。与其说他在弹琴,不如说他在漫游,在跳舞,在诉说“你弹琴时都在哪儿?”Max问。“伦敦市中心…美国…”他观察每一个打扮光鲜的乘客,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他们的回忆,他们的烦恼,然后弹出他们的旋律。他用敏感的触角触碰这个世界,宛如一个孩子。只有单纯的心灵才能够做到去认真感受,认真聆听。
Jelly蛮横无理,甚至是粗野地向他提出了挑战。他仍是浅淡的表情,为Jelly让出了钢琴前的位子。也许他并不懂得斗琴,也许他简单的内心中从没有想过人们会用音乐这种神圣的、只属于自己的东西来相互比试,在Jelly弹完第一首感染了全场乘客的曲子后,1900鼓掌鼓的最热烈,最真诚。在众目睽睽,所有人都期待他露一手之时,他竟只演奏了一首《平安夜》;Jelly又一次费尽全力演奏《The Crave》,而1900,竟然被这音乐感动得潸然泪下。再次面对Jelly的粗野,他趴在钢琴上想了一小会,然后就又开始了——Madness,疯狂般的旋律,激情的用力的弹奏。他并不是用手指弹琴,而是用生命,正是如此,一曲终了,琴弦甚至点燃了香烟。他走向Jelly,把烟插进他嘴里,“You smoke it, I don’t know how to.”始终被惊呆了的观众,轰然地爆发了掌声。
一曲成名,一些人搬来了留声机为他录音,刻盘。他打量着留声机的喇叭,自言自语,“This is gonna hurt.”盘刻好了,那些人说靠这张盘他会大红大紫,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都会听到他美妙的音乐。1900静静听这留声机里放出的自己的琴声,毅然起身,夺走唱片,“你永远也不能把我和我的音乐分开。”音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和他的琴声,永远是一体的,对音乐的单纯让他无法把自己的音乐放飞到其他地方。这是一种信仰,音乐是他的宗教。
直至最后,旧弗吉尼亚即将被引爆之时,他抬起手指,在空气中弹着,他心中的曲子,直到他和他一生从未离开过的弗吉尼亚号,被炸成灰烬。
他是一个传奇,因为他对生命的单纯。
——BTBBTZZJ
我非常欣赏《海上钢琴师》,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我都很喜欢,巴里科的语言很简练,但寓意深远。也许这就是他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