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行为主义看来,复杂的社会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当学习发生时,普遍的心理机制是
A.联想 B.模仿 C.移情
D.归因 E.期待
3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要注意的伦理学问题包括
A.过分干涉他人权利问题
B.研究者卷入程度问题
C.被试知道了他本来不愿知道的事
D.给被试付费问题
E.被试的心情问题
33.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对成功与失败的自我认知中,存在两种现象,这就是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助 C.卷入程度
D.受欢迎程度 E.心情愉快度
34.沙赫特和辛格认为,在情绪归因中,组成情绪的两个因素是
A.生理激起 B.认知标签 C.表情
D.刺激情景 E.外显行为
35.与助人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两个,这就是
A.社会责任规范 B.回报规范 C.团体规范
D.个体行为规范 E.群体规范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36.外貌的吸引力不会影响法庭法官的判决。
37.学习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体的内部因素。
38.侵犯个人空间所引起的反应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9.简述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的三个社会影响过程。
40.简述人类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41.举例说明印象形成的顺序效应。
42.简述影响类似性和吸引关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联系实际论述自我知识的来源。
44.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45.联系实际论述发生人际冲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