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时代节拍,怀揣教育情怀,我们子路小学在“以爱滋养生命,用责任铸造成功”这一办学理念引领下,在洋溢着文化的氛围中, 启动读书工程,让宁静回归校园,用书香丰润心灵,同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缔造属于我们自已的书香校园。
1.打造“子路文化”,营设读书氛围。
学习应该与书香为伴,师生应该与经典为伍。于是我们通过校园墙体的改造,在门口甬道、操场、教学楼、办公室、教室、等墙壁上进行精心的布置和修饰,以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迎门办公大楼墙壁上有巨型喷绘 “猜猜我有多爱你”;门口甬道的左侧还原了著名童书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校门口甬道的右侧有我们把“爱”解读出的八个可操作的关键词“生命、起点、种子、润泽、群体、创造、心灵、明亮,”及代表其出处的教育哲言;这里有大气磅礴,而又琅琅上口的《子路谣》;有我们的读书墙,在这里不仅有蒙学经典,还有文学经典;有老师和同学喜爱的绘本,还有科学著作、讽刺小说。……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举目见人文,放眼品经典,在浓浓的书香气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润。
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借助积极的宣传,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办公室自主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每一个班级,每一间办公室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称,许多班级、教研组积极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用经典的文辞作为标语激励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用诗文和典籍点缀校园每一个角落,以营造诗书之气,并利用零落的墙角开辟读写专栏或阅读交流区,使教室和教研组室成为师生沐浴文化的乐园。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读书行为。
学校每年有专项经费近10万元为图书室、阅览室添置新书,且专人管理,全天候开放,师生可以随时借阅;我们还开设了读书课,每班每周一节在学校图书馆上课,旨在增强师生的读书意识,促进师生热爱读书习惯的养成。每个班级都建立了“隐形书架”,开展献一本读百本活动,并让班级图书成为在学生手中流动的知识之河,使教室里充满书香,并要求家长为孩子在家庭内建好小书架,鼓励孩子多读书,多藏书。
我们实行“读书计划”制度,引领教师落实并做到“五个一”:每月读一本好书,充实并更新理念;做一本摘记,读写结合;参加一次点评或论坛,知行结合;练一手好字,夯实基础;写一篇论文或案例,感悟教育。将读书纳入教师基本功考核范围,让读书成为教师的必需。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将学习内化成教师的需求,成为一种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其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将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定为全校的阅读课,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读绘本、诗歌、 童话,校园里书香弥漫;周五课外活动时间让中外经典电影走进孩子视野,了解历史,正视现实,让民族精神成为学生精神成人的根基。
我们建立评比表彰制度,促进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将校园读书活动纳入期末考核评比中,建立书香班级、读书明星等评比表彰制度,并由教导处对每天的早读进行检查、记录、评比,随时对午间阅览课、课外阅读指导课检查并记录,作为书香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
3.引领读书,丰厚文化底蕴。
引领教师读书。
(1)推荐优秀读物,开展读书活动。
我们引领教师读书,印发了《子路小学教师推荐书目100本》,老师们读绘本、儿童文学,读名著、教育理论书籍,做批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心得或读书故事,及时反思与积累。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读书,读好书,我们还为所有的老师购买了张文治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刘铁芳老师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武凤霞校长的《武凤霞谈语文》,美国教育家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等书人手一册,共同研读。读书,使老师们不断增长专业智慧,使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改变着教师的人生,促使他们去不断地思考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
(2)搭建平台,展示读书成果。
我们开设 “子路讲坛”,老师走向这方讲坛畅谈阅读收获,“生命化教育论坛”、 “教师读书汇报会”、“快乐工作,享受生活交流会”、《走进刘铁芳<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等等尽展我校教师风采。为了推动教师阅读活动进程,很好地了解教师的阅读状况,我校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老师们不仅畅谈了读书的体会,也提出了平时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大家通过讨论交流,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多方汲取不断提高。我们还利用了每周一的教研组例会进行互相推荐好书和交流读书心得活动。大家把自己所做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组内展示交流,互相学习,探讨问题,砌磋教艺,共同提高。
带学生走进经典
(1)保证时间
结合新课标推荐的学生阅读书目,根据学生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有计划地开列出了富有特色的阅读书目,引领学生阅读。教师们群策群力,努力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每天有至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力争让学生每天有800至2000字的阅读量。
(2)分层引领
低年级:听我读,看图读。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阅读能力较弱这一现状,我们要求语文老师在每天的读书时间读书给孩子们听。第二是“看拼音图读”,引导孩子阅读带拼音且图文并茂的书,并逐步向纯文字的书转化。中年级:师生共读。师生按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同读一本书,读完后共同研讨。要求学生跟在教师后重点学习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高年级:师生主题阅读。即提倡学生根据学校安排的阅读主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主地阅读。
(3)激发兴趣
给学生读书活动以认可是一个激励与促进的过程,学校为此特别举行了“书香班级”、“读书标兵”评比活动。举行 “读好书,好读书”作文竞赛、读书笔记和手抄报展览;成功举办了“我与好书交朋友”读书报告会;开展“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经典美文诵读”……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给学生以真实学习体验的同时,让他们感受了读书快乐,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浓厚起来,校园里常常会看到学生捧书在手,或闲目深思,或边读边记,他们津津有味阅读的风姿靓影,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4、初步收获
丰厚了学生底蕴。学校创编了“子路谣”,全诗融子路特点和学校理念为一体,每一位师生都熟记于心;孩子们走进了国学经典,《朱子家训》、《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建立起了最初的文学储备,培养了最初的文学兴趣。我们学校低年级学生人人能背80多首古诗词,人人能讲不少寓言、童话故事,人人能背《三字经》、《弟子规》;高年级学生人人能背近150首古诗词,阅读了20多部整本名著。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了,文化储备丰厚了,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在市教研室举办的“全省阅读教学观摩赛”、 “新课程理念下名师展示课”活动中,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来自全省各地教师、专家的高度赞扬。他们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双语大赛他们榜上有名;优秀作文连连获奖且常常见诸报端;运动会中他们成绩斐然;书画大赛喜报不断;演讲比赛,技能大赛,少代会代表评选……他们成绩优异。学校还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小乐器演奏家(业余考级高者达十级)、古诗文诵读标兵能手(四百余篇)、日记写作之星(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字)、小科学家(制作出了能与商品标本相媲美的昆虫标本),计算机小能人(做的网页超过了他们的微机老师)、小记者
提高了教师素质。大爱之心,书香润泽。子路小学的老师们把读书当作提高自身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变得更雅致、诗性了。市“教育系统运动会”中子路小学教师队伍成为一道亮丽的的风景,赛场上捷报频传;高招监考中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形象受到领导同仁的一致好评;作为濮阳市骨干教师教学实践基地,13位带教教师受到参加培训的市级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他们众口一词,啧啧称赞。漯河舞阳县的20名骨干教师在我校一周的学习生活后感动得流泪了!我们教师乐读善写,本学年,100多名老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网站上发表教育案例、心情故事等博文600余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我们的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肖华、陈昕等老师在全市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代表濮阳市参加省里的技能大赛;张丽红老师在省级语文优质课选拔中夺取第一名、获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于本月16日代表河南参加在辽宁锦州举办的全国阅读教学观摩赛;闫慧老师在“电化教育教学能手”的选拔中名列小学组第一名;张凤珍等5 位老师参加市电教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王淑兰等9位教师参加全国口语交际课选拔、省品德优质课选拔,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韩社芳等8名老师参加市观摩课讲授,成绩卓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施读书工程,营建书香校园,让师生共同徜徉书海,在书香中共同成长,我们永远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