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最美的心灵之光 ——读《两捧盐的故事》作文

2017-04-09 
最美的心灵之光——读《两捧盐的故事》晚饭后,把《两捧盐的故事》读给家人听。老公听后用最简短的三个词概括:师德
 

最美的心灵之光

           ——读《两捧盐的故事》

晚饭后,把《两捧盐的故事》读给家人听。老公听后用最简短的三个词概括:师德高尚、民风淳朴、师生情深。儿子也表示赞同。他们问我:“你呢?有什么感想。”我笑笑,“我也这样想。只是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从前看过的另一个故事。”

我忘记了这个故事的名字,但我清晰的记得故事中的一句话:“这里眼睛是看不见,但我心里看得见。”一个单位的清洁工,每天努力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把角角落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天,“我”去卫生间,看见清洁工正站在梯子上,用力的擦拭着管道上方的尘土。“我”说了一句:“干嘛那么辛苦,那上面谁又看不见。”清洁工笑着说:“这里眼睛是看不见,但我心里看得见。”

两个普普通通的生活故事,娓娓道来似是一湖静水,平平淡淡像是叙谈家常。但娓娓道来的往往是最真挚的情感,平平淡淡中却蕴含着最纯美的人性之光。

《两捧盐的故事》中,生活拮据的老师,让他的学生给她捎斤盐,那么自然,那么亲切,在老师的眼里,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用有太多的顾及,也不用有太多的嘱咐。“立泰,来。上午给我捎斤盐来。”这明明就是一个妈妈使唤孩子。“剩下钱,你买个本子。”不用太多,这一句就够了,一个妈妈般关爱孩子的老师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呢,不但没有用老师的钱买本子,还生怕给老师买的盐不够数,居然偷偷的把自己家的盐捧了两捧给老师,这是多么善良的孩子。可当老师发现盐多出了半斤之后,首先想到的是立泰添钱了,被否定后又肯定的说:“那是人家多给了,这些退回去。”我悻悻的回家,把盐偷偷的倒进盐罐里,不料被母亲发现,误以为是拿了老师的盐,一巴掌打在“我”身上,我眼泪哗哗的淌下来,是母亲打疼了吗?是老师发现盐多了非让自己退回吗?是自己心里冤枉或是愧疚吗?作为一名教师,我想:作者哗哗的眼泪中或许更多的是被老师的为人所感动,更多的是自己想帮老师却没能够如愿,或许还有一个孩子思想中更多的东西。

“老师怎么教你做人的?去,听话。”老师板着脸。这么善良、贤惠的许老师板起了脸。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不贪小便宜的人。她用自己的言行熏陶着孩子,感染着孩子。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凸现在这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上。半斤盐,确实不算什么,但这两捧盐中包含着多少情意,折射着多少人性的光芒。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心里看得见。”微不足道的两捧盐,让一个深爱着自己老师的孩子从家里偷偷捧了出来,让一个纯美善良的老师毫不犹豫的退了回去。这两捧盐中,有多少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多少善良纯朴的情感,有多少高尚静美的心灵之光。或许,老师并不用退回,没有人知道盐多了,即使多了,半斤盐也算不了什么。可老师说:“老师是怎么教你做人的?”是呀,老师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要慎言慎行,你德才兼备,博古通今,带出的孩子也会才华横溢,卓尔不群;你宽宏豁达,带出的孩子就心胸开阔;你委婉细腻,带出的孩子就严谨精致;你光明磊落,带出的孩子就一身正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德与学一样,需要精修与积聚,修身方可养性,立德才可立足。所以在做事之前,我们一定要轻轻的提醒自己:别人看不见,自己看得见;眼睛看不见,心里看得见。让一件件小事中折射出我们灿烂的心灵之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