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2017-01-18 
“不管”是最好的“管”——再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直在育儿路上慢慢摸索的我,发现自己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也
 

“不管”是最好的“管”



——再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一直在育儿路上慢慢摸索的我,发现自己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也有很多不当的地方,有着些许困惑和迷茫。本学期已至期末,在同学们紧张复习之余,我也闲了下来,只等着监考和改卷了。在维持好课堂秩序的前提下,我重新拿起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没有浮华文字,但却绽放朴素光彩、散发纯净幽香的好书;它没有空洞的说教,但却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本书。在不同的时段去阅读它,会有着不同角度的收获。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再品这本书,我发现以下内容对我触动很大:



一、“好阅读”与“坏阅读”



作者认为: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



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特别提示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   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



在看电视的规定上,我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则一但定出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家长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孩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



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二、“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特别提示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三、“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孩子身上原本有一种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一种“控制”对他的个性及意志没有损伤,而是帮助他更好地适应一些事情,他就会在这种适应中更加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并在体内生长出“自我控制”的力量——这就是孩子“懂事”、“自觉”的来源。



想想孩子好多习惯的养成都是因为自己“管的太多”,替孩子做的决定太多……所以不怪孩子,只怪自己!还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悬崖勒马应该还来得及。

“不管”是最好的“管”  作文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请相信孩子是一棵禾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他最有好处。



在此,与大家分享这本好书,愿我们的孩子更健康!更出色!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