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感悟 更新 提升作文

2020-06-27 
感悟更新提升——我的研修收获濮阳市实验小学何风彩 北京的初夏,天气、景色都那么宜人,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有
 

              感悟  更新  提升        

          ——我的研修收获

                 濮阳市实验小学  何风彩

 北京的初夏,天气、景色都那么宜人,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有幸来到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参加了“濮阳市中小学名师集中短期培训”。人到中年,能够放下繁忙的学校工作,像学生一样坐在宽敞的报告厅里聆听专家教授的报告,和我市优秀教师交流教育工作的最新感受,同时从对方身上互相汲取教育的力量,尽享学习生活的纯净和美好,真是非常幸福。

这几天,我们聆听了苏金良、文喆、陶礼光、王漫等教授的报告,恶补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欠缺,好过瘾啊。更难得的是到北京名校潞河中学和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去听课、参观,感受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和新兴学校的朝气活力,启发自己在多个角度思考教育的本质,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所有报告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喆教授的《教育本质与规律的阐释》。屏幕上一打出这个题目,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考虑的全是学生教育问题,似乎今生是为教育而来的,而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中有怎样的规律,我们似乎还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过。

文喆教授高屋建瓴,引用中西方一个个教育家的观点帮助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的确,“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观点说明了教育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中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则直接反对洛克,杜威更强调“育”,认为一个人可以教好的前提是他必须有善根。文喆教授还从古汉字“教”和“学”的结构来给我们分析“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课堂中的“教”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学”能够得到加速、有效。

文喆教授的报告让我们知道:无论中外,先人都认为人类或有先天理性,或有良善本性,所以,“教”的核心,主要是启发、诱导;近代中国区别“教育”与“教学”为两个概念。从汉字结构看,其实“教”的本义是教学,“育”的本义是“养子使做善也”。

   听了文喆教授的报告,我们知道了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由此看来,我们通常所研究的教育应该是狭义的教育。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传承文化,教育的个人价值是促进发展。,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文化影响才能实现发展,社会文化只有真正促进个人发展才能传承,才会成为有生命力的活的文化,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得到统一。

文喆教授给我们罗列了几条教育规律,如:育人为本,学生是主题,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做中学,启发式等等。这些概念化的词语虽然都不陌生,但在这样一个学习场里,我禁不住静静地反思:这些大家都能随口说出来的教育理念,究竟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落实了多少。新课改大力倡导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常常是课堂上的控制者,我控制时间,控制进度,控制学生的思维,控制班级秩序,控制课堂气氛。一旦控制不好,自己就有了焦虑。

听了文喆教授的报告,有一句话在我脑子里不停地出现:帮助学生生长,帮助学生生长……我想,如果课堂上始终考虑的是帮助学生生长,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为帮助学生生长而存在,那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式”这些理念就不再是一个个概念化的词语,它们在一个个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细节中就会灵动闪现,自己的课堂就应该是润泽的,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

北京教育学院的王漫教授给我们讲了《骨干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策略》的报告。报告题目很吸引我,因为这两年我觉得自己也正在遭遇专业发展的狭窄瓶颈,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发展倦怠。结合王漫教授的报告,我发现自己遭遇瓶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愿景激励。自己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自己常常想,一切顺其自然吧!没有目标,当然就缺少了动力。

第二、环境僵化,对外交往范围固化,缺少高人指点,同道的切磋和新信息的刺激。

第三、教育理论和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有了,但缺少理论提升。自己书也读了一些,但自己读的都是二手本,因为没有啃劲儿、钻劲儿,所以拿不下来经典教育原著。孔子、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的观点自己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但从没有系统地读过他们的原著,其教育理论的精髓并没有真领会和掌握。

第四、学科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发展缺少后劲。自己是小中专毕业,后来自修的本科学历含金量是不高的。自己是语文教师,但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没有读过多少,文学底子单薄。自己更没有系统阅读历史和哲学作品,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学生问题。

第五、事物工作头绪繁杂,常常感觉压力很大,担子沉重而劳累,总是疲于应付很多的杂物,忙忙碌碌,却没有一点成就感。

第六、找不到突围方向,有劲无处使。自己每天都在遇到教育难题,但无从下手,难以解决,深感无奈。

如何突破自己发展的瓶颈?我想,自己虽然人到中年,但需要像青年人那样去励志,追求生命的活力,相信自己还有潜能。自己已经在三年成长规划中列出了阅读计划,这三年中,自己要恶补知识短板,拓宽文化视野,实现自我的刷新和提升。针对环境的局限,自己要主动走出去,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争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针对繁杂琐碎的事物,自己也要学会舍弃,学会给自己做减法,集中精力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六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它带给自己的影响却会很深很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