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去乡下监考,趁此机会,阅读了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
本书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都是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语言单纯,感情真挚。
作者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至今。 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一)佩服薛瑞萍老师
佩服薛瑞萍老师。不是因为她学识渊博,也不是因为她文学功底深厚,而是因为薛老师实在、实干、实话实说。正是由于她的率真、自然,使我欣赏她,更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见恨晚的感受。
开篇随笔《不说爱》正是她的职业宣言,没有富丽堂皇的字眼,没有夸大其词的造句,没有空头支票式的标语,更没有虚幻飘渺的高呼。只有“职责所在”“尽职尽责”。但这,足矣。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不说爱。
从前不说,是因为它已泛滥,廉价甚于泡沫,肉麻直逼琼瑶。出于自尊,我羞于随习。以后我将更甚于言——至少不说‘爱学生’,因为我原本情绪化的拒绝已经被西方哲学启蒙为理性的表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就是希望一个人好,并且愿意为他做好一切能做的。”其实,她所作的一切,只是“尽职”而已,不能与“爱”混为一谈,更无法上升到爱的高度。虽不言爱,但这份深深的责任感已是大爱了,她对学生的爱不轻易挂在嘴边,却在点滴间流露。甚至认为这是教师与职相来的一种责任。我惊异于她的清醒、率直,更欣赏她的理性与真实。我们是平凡人,平凡的我们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就问心无愧了;平凡的我们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更欣赏薛老师的读书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非经典不是书。”“一个教师不爱读书,如同不爱学生一样。”“作为普通教师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揣摩名师背后漫长的修行。”薛老师在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精华之时,勤于思考,慎思躬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她侃侃而谈的言语中折射出的是她对读书,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悟。“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是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必须通过多读书丰富底蕴,这样你才能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待语文,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因为你对语文的热爱而产生热爱之情。这种影响是“己之所欲,必施与人”。她认为,一切阅读皆关教育,与生同读,不亦乐乎,她让学生日有所诵。认为读不懂没关系,兴趣最关键。贵在“种下美丽的种子”。“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这是她的名言;“只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喜欢读书了,所有的问题,就都将如入了热水的盐块,自会融化的。”是啊,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佩服薛老师!
(二)做真诚、理智、幽默的班主任
一个真诚、坦率、理智、幽默的班主任,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哪个学生又不愿意一直跟着自己呢?又有哪个学生不以这样的班主任引以为荣呢?
做人要真诚,做教师更要真诚。
由于受到社会的某些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有些人很虚伪。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真诚。有百折不挠的气势,有九死不悔的豪情。当我们面对学生,慷慨陈词的时候,是否会扪心自问,我们说得自己是否在遵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却非要让学生去做,这不现实。虚伪的人不会教出坦诚的学生。同时,人最大的失败是在失败后就放弃,我承认,当今的社会的的确确有一些让人心寒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我们心存希望,就永远不会失败。
一个理智的人,具备了认知、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能辨别是非,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更应理智。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不免要发火,有情绪。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容我们有更多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带到处理学生问题的事件上,不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薛瑞萍老师在《我只能把话讲到》一文中,记叙了一个孩子无故缺勤的事情,当到处寻找均无消息的情况下,一孩子告诉他在家的时候,她依然把电话打到孩子的家,是让自己放心更是让家长放心。虽然这出于自己的责任或职责,但是对于那些父母,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但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到,即使你的心里有十万分的不愿意。记得卢勤在《和你谈教育孩子》一文中曾说:“永远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以后一生会后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虽然有说:如果所有事情都用理智来处理,最后得到的就是“平淡”,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是应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沉默五分钟,理智处理。
教育,作为一项和人的心灵打交道的事业,幽默更是必不可少。幽默能够让严肃的批评变得富有人情味而又充满情趣。
霍勒斯·沃尔普说:“世界对于思考者是一出喜剧”。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具备发现幽默的眼光、品赏幽默的滋味、创设幽默的课堂。幽默的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有助于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亲近老师,亲近老师教的学科。幽默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老师拉近心理距离。幽默能够向学生们展示老师豁达、开朗、乐观的胸襟,也让他们变得乐观起来,阳光起来。
作为年轻教师,如何培养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幽默素养呢?
李镇西老师说:幽默不是简单的搞笑,而是文化修养的一个表现,因此,培养幽默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所知所学越多,幽默的触角就越能伸向广处深层。幽默还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所以,热爱生活,保持乐观,这是培养幽默感的又一条件。幽默虽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而是文化内涵的自然流露,但人际交往中,幽默很多时候必然也应该通过某些语言形式体现出来。如:双关法、岔断法、对比法、曲解法、反语法、倒置法等等。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充满真诚、理智、幽默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