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同事们都在谈论这个问题:“教自己的孩子好不好?”我们一直都很困惑,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观点,有的说:“教自己的孩子不好,自己整天在家里和孩子打交道,在学校里还要和自己的孩子打交道,这样会让孩子对自己太熟悉了,彼此之间没有距离,自己会感到很烦,特别是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时候就会训斥他,让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丢面子,孩子会很生气。”还有的说:“就是这样,不光自己生气烦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会讨厌我们,因为我们有气的时候,特别是心里窝火的时候,不能对着别人家的孩子发脾气,但是能够对着自己家的孩子发脾气,这样就会让孩子很烦我们。”还有的同事说:“教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会认为老师是自己的妈妈,有一定的优越感,做事的时候喜欢出风头。”还有的同事说:“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班级里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方便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上课的时候是不是能够积极发言,能不能注意听讲,能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再说也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辅导。”也有的同事说:“你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名普通的学生,不给他搞特殊的权利,只要自己摆正心态就可以教好他,自己能教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够教好自己家的孩子。”
听到这么多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讨论,我认为我们还是可以教好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一定要做好这样一条:千万不要做:“攀比型的唠叨妈妈”,一定要保持好一颗平常心,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我们耐心细致的教育辅导下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记得我们学校里一位老师对自己儿子的教育辅导就是很成功的,她教了自己孩子三年,在这三年里她一步步地引导着孩子,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且还掌握了好的学习技巧,从小这个孩子就养成了会学习的好习惯,直到现在高三了。成绩在学校里还是名列前茅。看来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分析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又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培养,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的。
但是我也见到过这样一个老师妈妈。每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出现了滑坡就对孩子大声训斥说:“这么简单的习题都不会做,你看看你错的这些题,都是我们刚刚讲过,刚刚做过的练习题,你上课干什么去了,长脑子吗?你看人家的卷子,多干净工整,还没有错题,你就不能给我长点脸,争点气。”孩子没等妈妈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这个孩子一定感到妈妈当着办公室里那么多叔叔阿姨的面训斥自己,让自己好没面子,也就会很伤心,本来家长训斥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受到一定的启发,希望通过对比能够刺激自己孩子的上进心,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些话反而使孩子情绪低落,思想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当我们教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苛刻,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