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学习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激励人心的教育经典之一。书中的海伦·凯勒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因此,我对这本书进行了深入阅读和学习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我要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印象、写作特点、社会影响,学习海伦·凯勒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阅读代表作: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时刻做必要的摘抄,写读后的感想等。
2、上网查找有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知识。
3、询问老师、家人和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里面的故事、人物、感受等。
四、研究的内容
1、创作背景
海伦·凯勒(
2、标题含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含义是指海伦•凯勒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如果给她短短的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3、主要情节
①海伦在家庭教师到来前所度过的一段时光;②海伦读柏金斯盲人学校到哈佛大学的一段历程;③介绍海伦毕业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学习说话的过程;④海伦老师的背景及照顾海伦的艰辛;⑤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会怎样做。
4、海伦·凯勒印象
海伦接受了生命残酷的挑战,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刻意制造的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5、写作特点:
①作者凭触觉感知世界。没有丰富的想象是做不到的,没有内心世界的美好善良,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和那些崇高伟大的精神,更是难以做到的。从想象中,我们更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采用白描写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全篇都是家常话,既与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又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这是独特的朴素美。
6. 社会影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直很畅销。人们并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忘记海伦•凯勒,她作为不向命运低头的典范,她的精神一直震撼着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无数遇到挫折而几乎绝望的人都由于她的故事而受到激励、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张海迪曾经说, 海伦•凯勒是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名人对其的评论:
①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②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的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
7、名言警句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
“征服一个困难,随后而来的事情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 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东西时看不倒也摸不到的……它们只能被心灵感受到。”
“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我为你们开启机会的窗。”
“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幸福。有了知识,你就可以区别真理和谬误,可以分清高尚与渺小。当你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时,你就会对发展到今天的人类产生同情和亲近的感情。”
五、研究的感悟
通过这次研究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海伦•凯勒面对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沮丧和沉沦,在莎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在困难面前,只有搏击进取,才会领略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梅花扑鼻香。” 这不正是海伦•凯勒的写照吗?想想我们学习也是如此,有时为了难做的数学题而费尽脑细胞;有时,为了某一篇作文写的更好,而认真思考,寻找灵感;有时为了背诵英语单词而绞尽脑汁巧记忆。表面看来,我们好像很辛苦,但在辛苦的同时,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迎接来了“梅花扑鼻香。”
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让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以乐观、坚强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像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成长的一条条道路,为我树立了勇气和信心,引导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