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析童话故事《丑小鸭》
女儿低着头,正在看一篇文章《丑小鸭》,看着看着问题就来了:“妈妈,真奇怪,你说是不是编书的叔叔阿姨,把安徒生爷爷的故事给改了呀?你看看丑小鸭,它什么也没做呀,怎么一低头,就看见自己变成白天鹅了?真郁闷!”
我也觉得奇怪呢,那就一块儿读读吧。找到《安徒生童话》迅速地浏览了一遍《丑小鸭》,觉得女儿的困惑,是因为对这篇童话只看到了皮毛,并没有深入地理解的缘故。于是,我们放慢语速细读了第一遍,女儿眨巴着眼睛,好像明白了一点道理。
我们抑扬顿挫地又读了一遍:文中的寓意逐渐清晰,丑小鸭的成长中,磨难造就了它坚强的性格。丑小鸭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寒冷的冬天来了,丑小鸭并没有满足安逸舒适的现状,于是它离开了好心农民的家,最后遇到了美丽的白天鹅。讥笑、侮辱、寒冷、挫折……,都没有磨掉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丑小鸭一步一步战胜了困难,它是在一点一滴,不知不觉中变成白天鹅的。
女儿:妈妈,我明白了,我们还学了一篇课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那个小姑娘,就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不知不觉中懂事的。她心疼工作忙碌的爸爸妈妈,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心疼得了重病的妈妈,学着关心照顾妈妈;她心疼身体虚弱的妈妈,学着做家务事。长大的意思,不仅指身体长高了,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小孩子也要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
很欣慰,女儿。在阅读中,你思考了,你发现了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你能从一篇文章引申到另一篇文章,还能从中懂得一些道理,真好。在阅读中有了困惑,并得到了解决,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