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破茧而出
这几天,各个学校都在召开家长会,目的就是家校联手,开好2015年春天的播种会。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个人认为:教育孩子的前提还得提高自己,养育孩子,不是单纯永久的只管饮食起居,更要完成好由饮食健康、到孩子学习、精神成长的过度。
记得薛瑞萍老师在《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一书中谈到四年级的孩子为什么破茧而出,她运用母亲养子与教子的形象这样描述:两岁以前,当自然要求母子一体的时候,母亲自然要有用之不竭的耐心和精力,当孩子渐渐长大,能够行走说话,蹒跚着走向独立的时候,母亲的耐心就随之减少,恰恰足够用来呵斥、思考、引导。而孩子呢,也恰恰因为这种疏远和不耐烦,渐渐拥有了自我控制和独立的能力。让母亲在有耐心的时候付出足够的耐心,在没有耐心的时候拥有放手的勇气,并非热情减退,而是调整了热情倾注的方向,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精神成长。其实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是由孕育到破茧而出的过程!
回归到我的四年级孩子身上;回归到我的英语教学上。我们的孩子也是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我在想,我如何提高自己更有效的指导孩子呢?根据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我也在尝试着如何让他们破茧而出!
听说读方面:学生们经历了二、三年级的语音、语调的指导和训练,四年级是时候要他们自己运用和接受检验了。四年级,课堂上我不再让他们一句句跟着录音跟读,而是让优秀的孩子示范,让所有孩子思考、明辨、自我断定对错,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时,老师指导或者光盘引领,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习方法。
书写方面:三年级下学期的字母书写,加上四年级上学期的单词书写,班里已有很多孩子写的很好,如果还要一个个单词展示、评讲,一本本的批改,还不如给优秀孩子一个舞台,让他们中的优秀者批改作业,发现错误,试着订正,检验孩子自己的水平,我再做最后的复查工作。让强势群体们得到独立发展的机会,让弱势群体们没有了包揽、迫不得已前进,精神上学会独立和成长。
表达方面:四年级的英语课文段落越来越长,句子越来越长,背一篇课文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就那么几个孩子会背,由原来的整篇整段的读和背,转变为现在的读、背主题句,背自编的新句子,让孩子由机械记忆到加工、运用记忆,给孩子大量时间的回味和思考,让孩子先学会一个知识点,再叫他们自己去拓展一个知识面。例如第一模块主要学习描述人物性格特征,只让他们记住重点的句型结构和性格特征的形容词,在理解、认读、记忆的基础,给他们一个话题,介绍自己的家人或者好朋友,势必要用到基本的句型结构,原本要背诵的课文内容,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复述即可,培养孩子敢于突破自己的听说读的能力。
在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孩子渐渐清晰,老师只是引路人,不是时时事事躬亲的全托保姆,让老师也明白,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更要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指导他们向着更高的方向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