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晚餐开饭了。
爱人忽然提议说,要看谁说得“平舌音”和“翘舌音”准,对象就是餐桌上的东西。
她首先问:“今天我炒得菜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那么,这个‘菜’应该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呢?”
还没有等我举手,女儿已经举起手来。
“贾钰凡同学,请回答。”爱人说道。
“‘菜’是平舌音。”女儿回答完后又继续吃饭。
就这样,我们轮流着提问,涉及到“桌子”、“紫”、“色”、“炒”、“说”、“嘴”、“齿”等字和词。
当然,因为爱人是一名教师,普通话是很标准的,所以她每次都对;女儿从幼儿园就接受普通话教育,再加上上小学后又加以了巩固,所以准确率也在95%以上;只有我,从小在农村上学,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说过普通话,实实在在的老家话倒说得很好,通过“蒙”、“撞”倒也有25%的正确率。
因此,吃饭时餐桌上的考试结果是:我倒数第一名。
为了赚回一点儿面子,再加上下个星期一女儿就要期终考试了,考虑到她的一些“平舌音”和“翘舌音”还分得不是太清,也许这是一个大家认真学习的机会。
因此我提议:先不洗刷餐具,继续考试。爱人和女儿因刚刚获胜,当然同意。
于是我们便取出女儿的语文课本,照着后面的生字表按单元逐人当出题老师,并且在一张纸上写上“考生”的名字,积分方法是:每答对一题画一颗五角星,算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
考试开始:
第一轮由爱人出题,她按着生字表中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字提问我和女儿。毕竟女儿刚学过,又经常在学校说普通话,所以第一轮19个词中,女儿抢答了13个,对11个错2个;而我只抢到6个,对2个错4个。咳!又失败了!
第二轮是女儿提问,爱人和我抢答。32个词中,爱人抢到19个,由于粗心,她对18个错1个;而我由于集中精力,把日常打文件时用过的词好好翻出来,终于抢到回答13词的机会,并且是12对1错。爱人和女儿一直表扬我真棒,我心里也乐滋滋的。
第三轮,轮到我当老师了,说实话,提问的感觉真好!刚好女儿的一个小朋友来找她玩儿,看到我们的游戏很有趣,就主动提出要参加。当然好了,因此,我的这场考试中“考生”就是3名了。
结果一番较量,女儿抢到14次机会,对12错2,第一名;小朋友抢到12次机会,对8错4,第二名;爱人抢到6次机会,全对得5分。
可能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会这样,她不是教师吗?哈哈,是这样的。爱人为了给女儿和小朋友机会,故意不抢答。偶尔抢答一次,也是觉得她们两个都在犹豫的时候,答出来是方便她们记住。而扣的一分也是她的一次活跃气氛之举,故意在我没有出题就抢答,所以她们两个吵着就让她回答,爱人不知道我要提问什么问题,当然回答不出来,所以就被扣掉1分。
第四轮是那位小朋友当老师,我们一家三口当“考生”。15个字中,女儿抢到11次机会,对10错1;爱人是抢到4次机会,对3错1;我由于没有用心,一次也没有抢到,所以是0分。
鉴于这种情况,她们三人一致要求我去洗锅、碗、勺、筷、盘,考虑到我的“考试”成绩不佳,只好接受命令,她们三人却在那里“哈哈”大笑!
通过这次“特殊”的考试,倒不是让孩子们看出像我这样的家长有多么笨,其实是想让女儿认清“平舌音”和“翘舌音”,今天的考试算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相信,女儿好多以前分不清的字、词,通过这次“考试”能分得更清楚一些!
请问:你们进行过这样的考试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