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活着》与《复活》作文

2019-09-01 
《活着》与《复活》郑州外国语中学 2016届12班高山珺“活着”与“复活”,两个听起来无比深奥而诡异的词语,而以这两
 

《活着》与《复活》

郑州外国语中学 2016届12班  高山珺

“活着”与“复活”,两个听起来无比深奥而诡异的词语,而以这两个词为书名的书更是深奥无比。

中国现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讲述了国共内战时期地主徐富贵败光家产后的艰苦生活;俄国著名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讲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公爵、地主涅赫留朵夫引诱姑母家的侍女玛斯洛娃,玛斯洛娃怀孕后被赶出家门,沦为妓女,八年后,她被诬告杀人而判处流放刑,涅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后帮助她摆脱厄运的故事。

这两部小说都从人生的角度来进行写作,通过写故事来侧面表现作者的人生感慨、人生哲理与作者的思想境界。

《活着》中主人公徐富贵原是位吃喝嫖赌、毫无良心的地主、富二代,同样《复活》中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也是地主,是上流社会中浑浑噩噩过日子、吃喝嫖赌,游手好闲之人。他们都腰缠万贯,曾经对过日子毫无忧虑。但是有一天,他们都发现了丢失的东西:徐富贵发现家产被自己败光;涅赫留朵夫却发现自己的良心早就丢了。

说来好像是巧合,这两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人物,所叙述的人物与情节竟有神似之处。《活着》中徐富贵败光家产后开始勤恳劳作,像是换了一个人,是一个人精神的复活;涅赫留朵夫在《复活》中在法庭上见到玛斯洛娃后良心发现,一改往日的游手好闲,为劳苦农民、社会底层受压榨的人们服务,帮助玛斯洛娃摆脱苦难。他们都活着,他们死去的灵魂都复活了。

而故事的结局却不同。纵使徐富贵多么老实、辛勤,他的儿女、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死去,只剩一头老牛与他一同劳作。在田野上,他亲切呼唤亲人的名字,好像只为活着而活着;涅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使玛斯洛娃又一次爱上了他,而她因不想让涅赫留朵夫名誉受损,而同革命者西蒙松——一个品德高尚的政治犯结婚。那夜,涅赫留朵夫——这个从不相信教诲的人读懂了《马太福音》。

这两本书我是几乎在同一学期读的,读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脑子内似乎承受不住这两本书内容的重量:为什么活着,又是怎么复活的?

余华本人说: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而活着。这让我头痛不已,而我现在想明白了,为活着而活着就是为了值得你活的人、物而活,你所爱的人、亲人、挚友,为了物种的生存等等。每一个人一起组成了这个社会,组成了这个世界,我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为了自己的精神、事业而活,为了学习、亲人、爱情等而活,为了值得活下去的眷恋而活。

而复活是在一个人活着的基础上心灵和精神的升华。曾经你可能浑浑噩噩,毫无追求,若某一天你得知、理解了生命的美好而为之奋斗,你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有了爱,那么你便是心灵、精神上的复活。

我也算是复活过。这个复活并不是像涅赫留朵夫或托尔斯泰本人那样伟大而复活。我曾经不喜欢学习,厌恶学校,觉得学习并无多大用处,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也很不稳定,时好时坏,并不靠前。然而有一天,我忽然觉悟,一个人若不学习就谈不上有什么理想、追求。现在我们正处在吸纳知识的最佳年龄,所有有志气的人都在勤奋、努力、拼搏。于是我摒弃了不应有的杂念,不是每天只是去玩,打篮球,而是将更多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我发现付出便会有回报,而这次期中考试也回报给了我很多,我得到了应有的成绩,而我也更加笃信生命的意义。我开始积极乐观,我开始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努力,我也算是复活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复活,找回原来失去的纯真或原先的热情,或是良心发现。总之为了活着而活着,不要辜负了活在这个世上的机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