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童真
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不自觉自己也快变成孩子了,简单、知足、好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永不厌倦的热情。很多事情,为难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伤心呢,就有呵呵的乐撞进了我的眼睛,我的心里。
下午,是雷打不动的读故事时间,即使明天就要考试。不算长,也就十多分钟,但讲一个小故事绰绰有余。
一直读的是《小猪唏哩呼噜》。今天读到小猪打算卖水果挣钱买自行车,中间提到小猴子皮皮。魏泽磊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很好奇,这个小博士又带给我们什么惊奇呢?他笑嘻嘻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我们人都是猿猴做的!”我一听,乐了:“不是猿猴做的,是猿猴变的。”我不觉得自己幼稚,不然怎么告诉他们!
这样一说,其他人也乐不可支:“怪不得我们人这么聪明!原来都是猴啊!”我仰天大笑,再看眼前,六十一个小不点,怎么看怎么像一群猴子!
这样引入《昂首阔步》:“上次我们已经认识了一种动物啦,是那个农民伯伯天天不干活,在树下等的那个,是什么?”
“兔子!”有孩子大声喊。
接着就有孩子乱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天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学过一遍就记这么牢。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只兔子,它可是胆大包天,敢打老虎的。”我的话音没落地,就有小孩儿哈哈大笑着读《昂首阔步》了,我乐得看他们读得熙熙攘攘。读完让小孩儿昂首阔步一下,竟有不知所以然的。不解释,不勉强,继续读。
下课,课间操。高文硕、田霄宁几个孩子喊着闹着:“昂首阔步,去做操!”小身板挺得直直的,有点雄赳赳气昂昂。这下发愣的是我。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有很多东西真的是要靠悟,而不是死巴巴的解释。况且,能解释出什么?
多半节的有声诵读,孩子有点倦。我讲《刻舟求剑》的故事,有小孩儿就两眼放光了,屈楚涵站起来跟我抢着讲。读完,认读字词,然后一个小问题:那个刻下记号的人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剑呢?
“因为剑不会拐弯,船会拐弯啊。”周怡纯的小声音有点娇滴滴,她的语感让我欢喜。孩子回答问题的角度总是那么新,这个问题,这样回答,打死我也想不起来。
课间,读《大卫,不可以》,看到大卫吃了好多东西的情节。我正盯着乱糟糟的画面看呢,李沛奕挤过来:“老师,他为什么吃那么多东西啊?”我定睛一看,可不就是,我掰不清分不明的不就是大卫张得夸张大的嘴巴吗?那里面什么都有!胡萝卜、鸡腿、西兰花……所以妈妈才会对大卫说不可以。
我一直喜欢绘本,但我不知道孩子的兴趣在哪儿?又没有几个字,又没有故事情节。现在我知道了,原来绘本里藏着的是一个童话世界,是一颗最温暖的童心。
感谢孩子们,与他们在一起,我慢慢变得平和简单起来,也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想法。我不要做那个什么冠军,而要善待生命,在这份温暖的童真里,一点点把自己栽培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读故事乐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