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读《傅雷家书》
“家书抵万金”,在我阅读《傅雷家书》时,杜甫的这句经典名言一直萦绕耳际。那种感觉,那份感动,充斥心间,挥之不去。无论是烽火连三月的战争年代,还是繁荣昌盛的和平时期,无论是来自亲情的家书,还是来自友情的信笺,都会令我们怦然心动,难以释怀。
《傅雷家书》摘录的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悠悠岁月,茫茫大海,当时的傅雷与傅聪远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来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并写下感人肺腑的封封来信。其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这些书信,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把父子亲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更是看到了傅雷为教育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深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人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培育子女,则是为人父母的神圣义务与责任。从《傅雷家书》中,我们看傅雷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辛勤培育着傅聪。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母的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有信心、有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健康的成长道路。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如今伴随独生子女的过多出现,四二一家庭的娇宠,给许多的家庭教育蒙上了功利色彩。因为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祟,使得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了。如何教育天真烂漫的孩子,则是我们苦苦探索的永恒话题。
看到《傅雷家书》中饱含深情的封封书信,我们何不灵活变通一下,拿起手中停滞已久的笔,无论是对远隔千里的至亲骨肉,还是近在咫尺的父母双亲,让心中的情感流淌在笔端文字,敞开心扉,沟通交流,以表达我们的那份拳拳之心、深深眷顾。
《傅雷家书》,亲子教育的典范,读书的感动,教子的感悟,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