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作文

2018-09-22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龄的孩子中,有的整节课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龄的孩子中,有的整节课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有的却始终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还有的表现在:有求知欲,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们教研组决定从课堂五环节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改变口算方法,提高“专项训练”时的参与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可见,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苦学变为乐学,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专项训练”时,以往总是把口算题做成课件,先独立口算再开火车或抢答。这样一来,没有提问到的学生只有听的份,反应慢的连答案是否正确也不知道。长期下去,“专项训练”这一环节只成了个别学生的“演绎厂”。

为改变这种状况,在“专项训练”时,我采用了听算的方法,老师说算式,学生写得数,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及时调节口算内容,全对者加分奖励。有时,这一环节,还采用让学生操作的方法,在课前预习时,让一名学生根据课的内容提前把题目准备好,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听算。

这一方法的调整,不但使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而且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调整授课方式,提高“交流探究”时的参与度。

同一类型的课,如果按照同样的方法上,学生会有“换汤不换药”的感觉,不但影响了课堂效果,而且还减弱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时,因为刚刚学习过1—6的口诀,在此基础上,7的口诀有的孩子都已经会背了,这时,如果,还按照前面的方法去讲,肯定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于是,我采用“直接汇报”的方法进行授课,当进行到“交流探究”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昨天同学们预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一致答道:7的乘法口诀。2、谁能背下来?先指名背诵,再全班齐背。3、你能把7的口诀背写下来吗?一人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写。4、观察黑板上的口诀,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先小组内讨论一下。5、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好的记住这些口诀呢?6、试着用这些规律快速的把7的口诀背下来。

经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顿时,把孩子们爱表现的特点给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儿不乱,学生们全员参与,个个动手动脑,即激起了学生潜在力量,又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会多方位总结,提高“自主总结”时的参与度。

自主总结环节,如果只停留在说说课题、读读板书上,这样的总结不但起不到“结”的作用,而且只是流于形式。为了让自主总结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自主总结环节时,教给学生要学会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总结:1、本节课的学会了哪些知识?要求一条一条地说,可以看着板书说。2、用什么方法学会了这些知识?

如:在学习《除法的意义》时,学生在自主总结时学会说: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在分东西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一份一份的分……      

四、改善练习形式,提高“自主练习”时的参与度。

以往的自主练习,教师常常以细密的内容分析、细碎的问题设计来贯穿整堂课,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体验学习内容的机会,慢慢地,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低,信心越来越差,能力越来越弱,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为了让学生大胆去实践,去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老师必须从嘴里省下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地参与学习。

如在学习《表内除法》一课时,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去做题、讲解、归纳,而是要求读题后先独立做一做,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讲一讲。要求他们讲做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表现的机会,避免了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五、降低题目难度,提高“拓展延伸”时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环节是对主题内容的有益补充与提升。“跳一跳能够得到桃子”是对拓展延伸环节题目难易程度把握的基本要求。题目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情况,因此,在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时,要面向中上等学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