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坐在沙发上阅读《武凤霞讲语文》,儿子见我读得专注,对我说:“妈妈,你这数学老师怎么也研究起语文来了?”我把眼睛从书中移开,看着儿子说:“各门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吗。”
“我也借鉴借鉴。”儿子从我手中抢过书,翻开一篇文章认真阅读起来。
我拿起一本《家长会》,坐在一边,“走直线的奥秘”让我陷入了沉思。
“妈妈,武凤霞老师真是了不起!”儿子对我说。
“何以见得?”我问。
“你读读她的《船长》教学实录就知道了。”儿子把书递给我。
“我听过武老师的这节课。你说说你的看法吧。”我对儿子说。
“我觉得武老师的课堂很活泼,也很有趣。”儿子沉思了一下,又说:“武老师非常关注学生。比如,在读课文时,有一个学生没有读完,老师就引导其他学生陪她读完,她让学生自己选择处理的方法,我觉得这样学生肯定注意力最集中,感触最深。”
“有道理,还有要说的吗?”
“还有,我觉得课堂上武老师说的话很少,大都是学生的思考、回答、讨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情感体验。这不是老师们经常说要达到的目标吗?我说不好,反正我觉得武老师的课堂大家肯定很喜欢,因为她眼里有学生。”
听着儿子的话,我笑了。把《家长会》递给儿子,让他阅读卷首“走直线的奥秘”,儿子说:“我读过了,也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我觉得这个家长的做法很好,在游戏中让儿子体会出来了一个深奥的道理,比家长的说教强多了。”
我笑而不答,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应该机智一点,一味的说教只能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何不开诚布公,让孩子来评价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一下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方法岂不是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和孩子之间岂不更容易沟通?我们和的关系岂不是更加融洽吗?作为教师,我们何不让孩子评价一下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更喜欢自己选择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引发孩子的共鸣,激发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来评价,不论是为人师还是为人父母,相信在孩子的评价中我们能够更快的促进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