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关于教育中的惩罚作文

2018-05-07 
关于教育中的惩罚——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有了一点小小的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三十

关于教育中的惩罚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了一点小小的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而在1997年8月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得更详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其实,我是完全赞成这一规定的,因为学生相对于老师而言,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严密保护。

可是,事实上,这一规定却成了老师们履行责任的紧箍咒,学生们放纵违纪的保护伞。很多老师都自我解嘲,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听之任之随他去吧!

大教育家孔子惩罚学生吗?。

最著名的: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白天睡个觉,就被比喻成“朽木”,“粪土之墙”,骂的可不轻。可是还有更严重的: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

原壤叉开双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就骂他小的时候不知道礼节,长大了毫无作为,老了还不去死,真是个祸害。说完就用手杖敲他的小腿。不仅骂,还动手打,看来孔子不仅对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更是体罚学生。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受到惩罚的宰予和原壤。宰予是孔子的弟子,能言善辩;原壤是老子的弟子,孔子的朋友。一个为孔子曾经十分欣赏,一个是他的朋友,即志同道合,有共同志趣的人。孔子之所以能这样做,我想是他有信心让他们接受他的惩处。

我们再看几位著名的体罚学生的老师: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老师: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他,能不让他劳苦吗,忠于他,能不劝告他吗)?”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教育一定要有必要的惩罚措施摆在那里,起震慑作用;第二,体罚这种方式不是完全不能用,但不能常用。第三,体罚的前提条件是,您需要是一位为学生们所接受的,“敬爱”的老师。所以,老师们,我们不用怕,只要我们把握好以上原则,相信我们会享受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是爱”的美妙滋味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