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惊奇
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水汽的芬芳,抗拒着腐烂停滞的惰性。惊奇在熟悉中淡化,才干在惊奇中成长。
——引子
读毕淑敏的散文《保持惊奇》,从平淡的陈述、细腻的文字中让我领略到她用“思考”这把刀,深入生活的机理,剖析现代文明社会的疴疾。
“生命的第一瞬就是惊奇。”人们常说刚刚坠地的婴儿用呱呱的啼哭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到来,换一个角度看,他们何尝不是用自己的啼哭表示对未来世界的惊奇?!惊奇外界的声音,惊奇身边的变化。再大点,他们常会用“为什么”表述自己的惊奇,惊奇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做的事情自己不能做,惊奇别的小朋友为什么没有这么多的辅导班,惊奇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道德美丑。面对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成长着。这个时候,我们很多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惊奇表示出反感,总是困顿于孩子没完没了的为什么之中而不能自拔,厌烦孩子这种凡事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的思索方式,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惊奇是他们的特权,是兴趣和爱好的初露倪端,可惜的是很多家长用厌烦和急躁的心态将孩子的惊奇扼杀于摇篮之中。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与你交流,不再与你亲近,甚至在讨论某个话题时,孩子会表现出不屑与逆反,此时的家长反倒感到恐慌和无措,其实,那正意味着孩子的成长和成熟。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没有哪个人会继续保持这惊奇的心态,既便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还一知半解,还搞不清问题的全部……是世俗的眼光让他们把自己的惊奇掩盖起来,对他们而言,此时的惊奇是稚弱的流露,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告知人们——我不再惊奇,因为我已走向成熟。于是乎,他们不再关心身边的人情世故,他们忽略了亲情和友情,更有甚者,他们对身边的丑恶、秽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随之而来的他们内心深处少了感恩意识和敬畏之心,没有了进取、缺少了勤奋,他们的心灵渐渐在震颤中麻痹,在纷繁的灯红酒绿和人为的无情打磨中,丧失掉惊奇的本能。身边不乏一些二十几岁的小青年,网络、手机成了生活的必须,可当单位组织网络投票、发微博传递正能量时却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是作秀,是务虚的表现,殊不知自己因丧失掉惊奇的本能而看不到社会的真善美!
“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作者在文中辩证地论述了人生在世要保持惊奇。因为“惊奇是一种天然本能,不是制造出来的演技。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惊奇蕴涵着奋进的活力。”惊奇不仅仅是幼稚,不仅仅是无知,惊奇更多的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化和挺近,换一种说法,惊奇是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诚然,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对惊奇的保持也会千差万别,但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人要学会保持惊奇,并善于利用惊奇的力量,正如作者所言: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水汽的芬芳,抗拒着腐烂停滞的惰性。爱好惊奇的人,也须有能量将惊奇转化为平凡;消灭惊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惊奇,那是独属于你的一份秘密,一种兴趣,只有你才知道它对于你的惊奇的意义——惊奇在熟悉中淡化,才干在惊奇中成长。保持惊奇,常常会使我们整旧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