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有余数除法知识小结作文

2018-03-02 
用了2周半的时间可以结束第一单元除法的知识。在这一单元里,学生需要掌握的是:1、体会除法的意义,经历用除法

用了2周半的时间可以结束第一单元除法的知识。在这一单元里,学生需要掌握的是:1、体会除法的意义,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2、在以上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体会到余数要比除数小;3、把学到的有余数除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知道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为学习有余数除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有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

有余数除法知识小结作文

 

2、          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就是要求学生在试商过程中迅速地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诀。

孩子要想准确快速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乘法口诀背的是否熟练、运用是否灵活,都直接影响孩子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所以:

A、经常和孩子做对口令的游戏或者经常抽背口诀;

B、经常练习下面的题型。

(  )里最大能填几。

(  )×8<44        (  )×6<40       9×(  )<62

3、          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1: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有余数除法知识小结作文

 

这个学期要求学生再解决问题时,不但能准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那么知道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就是写准确的基础了:商4表示能穿成4串,所以单位名称就是(串),余数3表示还剩下3个红果,所以单位名称就是(个),还要求孩子完整地写出答。

例2:一块布长25米,做一套衣服用3米,最多做几套衣服?

25÷3=8(套)……1(米)

答:最多做8套。(做一套衣服用3米,还剩下1米,不够再做一套,所以最多做8套。)

例3: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46÷6=7(张)……4(人)

7+1=8(张)

答:46个人至少需要8张桌子。(一张桌子围6个人,7张桌子可以围42人,剩下的4个人还需要一张桌子,所以至少需要8张桌子)

像例2和例3这样的题目,就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想想,该怎样回答问题。如果把余数去掉,商不变的类型叫做“去尾法”;把余数去掉,商加1的类型叫做“进一法”。

例4:有25人需要乘车去机场,面包车限乘客8人,小轿车限乘客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

遇到这种题目,孩子一般脱口而出先是派一种车需要几辆,这就需要用到前面说的“进一法”。当单派面包车和单派小轿车说完后,孩子就该自己去凑了,很凌乱,所以课堂上还是会带着孩子按顺序填表,尽量的引导他们去有序的思考,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选择限乘多的面包车为标准(一般填表都是以多的一方为标准),从都坐面包车开始,每次减少一辆面包车,算出相对应的小轿车数量,直到全部选择小轿车为止。至此,表格填完,所有方法也按照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但此种方法对二年级孩子来说有难度,而且教参上也没有要求,所以我只是呈现给孩子,去给他们一个最初的影响,不做要求。需要掌握的还是单纯派一种车时,用“进一法”进行计算。

 

孩子在实际作业中,错误一连串,一一列举出来:

1、                   写竖式时,数位不对齐,商写错数位。我们现在的除法竖式,商都是一位数,应该写在个位上。

2、                   写完竖式后,没有在横式后面写得数;有余数除法,在横式后面只写商,不写余数。

3、                   找错误的题目,改错时,把原题给改了。这类题目,只能改商,被除数和除数不能改。

4、                   应用题,商和余数后不写单位或者写错单位;忘写答,或者答不写完整。

5、                   订正作业上的错题时偷懒,不愿意完整的订正。一道算式任何一个地方出错,必须完整的再写一遍进行订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