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人们常说的“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说的就是在根雕创作中,主要是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同时,还要对树根进行人工的加工、处理、修饰,使之“因势象形”“各俱情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加工、处理的方式又何尝不是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呢?如果我们对于不同的学生善于“发现”,又善于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又何尝不会“满街净圣人”(朱熹)呢?
有一位姓邱的男同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但是,这位同学酷爱体育,尤其是喜欢打篮球,连课间的十分钟也不肯放过。下课的铃声还没有响呢,他的双手早就抓住了放在课桌下的篮球,随时准备跳出教室,到操场上一展风采。况且一旦打上了,上课的铃声不响,绝对不会回教室。把我们班的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气得够呛。不过,这位同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诚实,从来都不说谎。根据他的这些长处,我找他谈话,首先对他的优点给予表扬。然后给他布置任务,安排他做了我们班的体育课代表,并且表明我自己的观点,如果能够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迟到,半个月就可以转为体育委员,正式成为班干部。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的迟到次数基本上没有了。我也不会失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任命他为我们班的体育委员,负责班内与体育有关的一切事务。谈话中,也提出了对他以后的一些要求。果然,从此以后,他的表现相当出色,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还有一位姓楚的女同学,不知怎么了,什么都学不会,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方法教了一大堆,也不见效。但他喜欢画画儿,字写得也挺不错的。于是我就任命她为我们班的板报组长。在以后学校举行的黑板报评比中,我们班从来就没有落后过,有几次还被学校作为优秀板报展览呢。
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有他的闪光点,抓住了这些闪光点,你就抓住了一位人才。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位学生。有时我们听到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时,会很不高兴,其实,这话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没有错的。错在我们没有认真观察,认真发现;错在我们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当成了人生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