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布置,多鼓励
进入初中阶段,作业的布置和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小学科目较少,甚至有一部分的作业可以在校完成,但初中科目比较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划分得很明显,即便是名如“课堂作业”,其实也没有时间在课堂内完成,而这,就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提得更高,学生升入到九年级,尤其如此。久之,学生必定会烦躁,失去耐心和兴趣,对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写作业甚至可以用“痛苦”来形容。
而这些,都和我们教师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原因造成的!由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和安排上,简而言之,应该做到“巧布置,多鼓励”!
巧布置:
有个
一是作业量的布置要巧。初中阶段,课堂作业一般要求在下午上课之前交上,学生们需要在中午放学至下午上学这一段时间内完成,而大部分学生还要回去吃饭,“时间短,任务重”,如果课堂作业布置得过多,显而易见的,作业的质量必定难以保证!再加上还有的学生要打扫卫生等等各种原因,若长期如此,会使字体潦草成为学生的通病。有不少家长抱怨过,孩子原来在小学时,字写得很工整,但进入初中以后,字体突然就变潦草了,我想,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初中的作业量较小学时要多,完成作业的时间却比小学时要少,很多学生就用潦草的字体来书写,以此来节省写作业的时间。同样,家庭作业的布置量也要注意,否则学生难以完成,或难以认真完成,同样也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还会产生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也不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是作为作业布置的习题选的要巧。正因为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题量和难度,所以才对作为作业的习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取的习题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能代表某一类题型,让学生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除此以外,习题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我给学生留的作业,特别是课堂作业,几乎有一半不是来自课本——不是让学生一划,然后开始布置:做书上第xx页第xx题。有时候找一道好题要查好几本资料,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道题,充分地起到练习效果。虽然我要辛苦一些,花费的备课时间多一些,但却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限的习题,反而却达到一种最好的练习效果!
四是作业的布置对象要巧。班内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甚至差别很大,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根本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些学生的作业都是靠抄袭来完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靠批评和惩罚是不行的,这也不是通过
任何一个人的个人价值,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做得好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进步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解题方法好,希望得到表扬;字体干净、工整,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候,我们就要对学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之处,及时予以肯定,提出表扬,以此来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鼓励做得好的,就等于是间接批评做的差的!但鼓励和表扬更易为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艺术,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二是在作业中多鼓励。学生作业做得好了,就要及时提出表扬,包括字体工整、作业格式正确、步骤完整、解法独特或简单、答案完整无误…….甚至对一些不能及时交作业的学生来说,能及时上交作业都算是进步,这时候,就要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以此为教育契机,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生时代是宝贵的!祝同学们能把握住自己珍贵的学生时代,迎来属于自己的那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