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写成故事的事故
——观《博帕尔事件》有感
“我的故事是捧腹笑着唱出的悲歌,如果你觉得故事太残酷,那是因为我述说的方式太过诚实。”这句话出自《人们都叫我动物》的主角“动物”,而行走时必须四肢着地的“动物”原型则是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中被毁掉了脊椎的孩子,事件的梦魇源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一个化工厂的氰化物泄漏……据统计,博帕尔事故共造成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死亡,20多万人永久残废,这是整个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化学工业事故!毒害到的,除了那些无辜的生灵,化学残留毒物还污染了水源和农作的土壤,切断了当地农业发展的命脉。
单位组织收看《博帕尔事件》后,我在度娘的帮助下搜索到以上大段的文字,三十年前的事故、十七年后的污染,无论是悲恸的图片、惊人的数字还是事故带来的危害都令人震惊。
“维修人员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这在我们石油行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每月都在发生。“冲洗过滤器之前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在隔离法兰处加装盲板”这好像是操作常识。还原事故背景和经过,似乎没有高深的技术和高难的强度,事故却悄然发生了。这让我想起我们挂在嘴边上的话“安全重于泰山”、“事故猛于虎”。
“操作疏忽”、“管理失误”、“应急措施不到位”、“系统存在缺陷”……讨论中,同事的点评句句击中要害。我厂作为甲级要害单位,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易燃易爆的轻质油品,审视我们身边的不安全行为,安全带佩挂不规范、不系安全帽带、工服袖口敞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性违章也会引发安全隐患。有人曾戏说“每天上班,我们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心呵护。
安全核心问题是责任,不负责或责任不到位是出现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在安全工作中,责任往往比制度更重要。“加强安全法制,保障安全生产。”尽管每年的安全生产月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但今年的活动主题强调了安全的法制性。都说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针对我们的工作性质,安全的法制性更是对我们的保护和保障。安全,本就应该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把它践行到岗位上,落实到工作中,既要重“视”,更要重“实”。
思想意识决定行动,如果思想以上出现了隐患,必然会为生产事故埋下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让“我要安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操作中做到本质安全。我们都听说过“摔跟头”现象,意思是说欠考虑者从自己的跟头上总结经验,稍有谨慎之心者在跟头未摔之前悬崖勒马,防微杜渐,而最大的智者则会从别人的跟头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化工行业生产流程错综复杂,易燃易爆,加上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储存,加上夏季生产的高温高压,安全隐患排查更是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时时处处想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
博帕尔惨剧已过去30多年,可它的遗毒仍旧徘徊在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上,那团致命的毒雾永远笼罩着博帕尔,笼罩在我们心中。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伤害,更多的是教训和警示,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月活动,让我们牢记“安全是全员的第一要求,安全是全员的自觉认同,安全是全员的应尽之责”的话语,把故事视为事故,把事故当成教训,在工作中铭记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让我们用安全呵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