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思想在场”的学习者
培训学习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也许有些教师认为就是听专家学者讲讲课,讨论讨论罢了,如果真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就真的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也就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我认为参加学习培训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带着“思想”去听
培训机构所聘请的专家学者,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念新、视野开阔,站的高度高,因此他们的讲解多是从拓宽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理念的角度出发,因此,我们在听课时,应做到一边听,一边想,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相碰撞,和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思辨,和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相对话,不能做一个被动的旁听着,这样我们所听到的观点、理念就会有“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我们听课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带着“思想”去记
在培训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我们把专家学者的观点当成了“圣旨”,凡是专家学者板书的,凡是课件中出现的,凡是专家学者所说的话,都尽量一字不落地记下。记下的笔记可谓不少,但培训过后真正能静下心来把笔记进行反复咀嚼、消化吸收的又有几人?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记笔记时,应选择性地进行摘录。对真正新的观点、理念或者是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借鉴价值的不但要详记,而且还要在笔记本上做出特殊标记,以便于我们今后有重点地进行消化吸收和借鉴,对于有些观点和理念我们只要了解和知道就行。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就有了“想”的时间,就有了和专家学者对话的时间,听课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带着“思想”去实践
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这不仅体现在视野的拓展和理念的更新上,更体现在借鉴吸收和教育实践上,但在实践这个环节,更需要我们有“思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理念是从不同的教育对象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升华而成,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策略肯定不同。因此在培训过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对培训内容进行积淀、提炼、消化和吸收,把符合校情、学情、教育对象的东西进行教育尝试和实践,并要进行不断地修正和提炼,最终摸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智慧。
参加培训学习容易,但真正取得“真经”不易,把“真经”借鉴地进行教育实践更难,因此我们在参加培训时应做到“思想”在场,在参加培训后在教育实践时更要“思想”在场。“思想在场”应成为我们每一个学习者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