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描绘精彩的场面
(作文两地书28)
【滨滨来信】
小城老师:
您别笑话哦,说实话,我最怕写场面,因为自己拿不准该在哪里进行场面描写,又该怎样描写,结果,常常被老师批为“抓不住重点”。为这事,我也很无奈的。大家都知道,小城老师善于解答作文中的疑难问题,而且我们也最喜欢听您讲作文,就场面描写问题,滨滨向小城老师讨教来了。让滨滨先谢谢老师的教诲吧!
你的学生 滨滨
11月4日
【小城说雨的回信】
滨滨: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得最多的一类文体,就是记叙文,特别是叙事性记叙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记事的作文,本身就是写事;而写人的作文,也要通过具体的事,来彰显人物的个性。这样一来,“叙事”就成了作文练笔的重中之重。
我可以告诉滨滨一个小秘密: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能否写得生动感人,关键取决于场面的描写。精彩的场面描写,不仅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衬托或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推动事件发展、突出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目前,我们写记叙文,一般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然而,有的同学感觉顺手,写的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有的同学觉得无话可说,写得空洞无物,干巴乏味。面对同样的写作素材,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实,有两个原因:其一、在于观察生活。如果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能认真观察事物,有生活的体验和储备,我们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其二、在于写作方法。如果我们没有掌握生动描写的方法,不能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加工,自然也就无从下笔。说到这里,滨滨是不是要问:那么,如何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的场面,成就自己的记叙佳作呢?
咱先来看一篇小学5年级学生的作文:
雨中采桑
桑叶只剩下一片了,我轻轻放在盒子里,蚕儿们很快便围拢来,蚕头攒动,争着咀嚼。一会儿工夫,就只剩下了一根叶柄儿了。可偏偏今天下雨,卖蚕的老奶奶注定是不会出摊的。那只相比起来最瘦小的蚕儿,从桑叶的残把儿上,慢慢抬起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像是在说:“我饿啊!”这倒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我忧心忡忡地靠在沙发上犯愁,哪里去摘桑叶呢?
爸爸一步跨进了门,顾不得合上伞,招呼我说:“走,我知道一个地方有桑叶。”
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我慌忙登上雨靴,套上一件雨衣,冒着细雨赶往城外去。
乡村的泥巴路忒热情,时不时拖着靴子不让走,尽管雨不大,在泥泞中跋涉,身上早冒出汗来。所好,爸爸指着前方一个河湾说:“看到了吗?桑树就在那儿!”果然,雨雾中一蓬绿,“呼”地点燃了我心里的欢喜。我踉跄着朝前跑。
此时,小河湾除了细细的雨声,我眼前只剩下这棵茶杯粗细的桑树了。新生的桑叶像一柄柄油绿的小扇子,被雨洗得水灵灵亮汪汪的。我两手合十,恭敬地对桑树行礼,“我代表蚕儿感谢您啦!”
爸爸小心地把高处的枝条弯下来,让我专心地采摘叶片,爸爸告诉我:不能把桑枝上的叶子摘光,要留下一部分,这样不影响桑树的生长。
很快,袋子就装满了,心里满满的成就感。这时才发现,雨水顺着我的发梢流下,不少流进了雨衣里,把衣服打湿了。因为站得太久,两脚像进入沼泽般陷进稀泥里去,我两手拽着鞋帮,手脚一起用力,才将雨靴拽出来。
“再见了,敬爱的桑树!”我开心地向桑树挥手告别。
雨,渐渐地停了,春天,在大地上奔跑着……
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注意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是两个比较典型的场面描写,尽管都是小小的喂蚕场面,但它们很完整,是真实生活的小缩影。两个小场面,主要写蚕儿争着吃桑叶的情景。第一段描写的重点是“最瘦小的蚕”祈求桑叶的镜头;最后一段是小作者想象的场面。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或物活动的画面描写,比如我们写一场比赛、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升国旗、一次逛超市、几个人侃大山,甚至吃饭、喂小鸡、拍苍蝇、看电视等等,都为我们提供着生活的场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只要有事件发生,就会有场面出现。我们的家里家外、课堂课间,时时在演绎着数不清的故事,播放着精彩的场面。所以我要说:“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而咱们要搞懂的是:如何用文字写好场面,使之再现事件的风采。
《雨后采桑》这篇作文,描写了多个场面,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1、首尾两个片段,是围绕什么中心来描写的? 【围绕“雨中采桑”这个中心写】
2、首尾两段文字,从哪些方面为我们描写了精彩的场景? 【开头一段:蚕儿争食一片桑叶、小蚕可怜巴巴望着我、我发愁;结尾一段:蚕儿吃桑叶的想象画面】
3、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是场面描写? 【第4段:采桑路上;第5、6、7、8段:雨中采桑】
4、小作者巧妙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突出中心? 【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多中描写手法】
弄懂了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场面描写的要求和方法了:
1、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这里强调的是:场面描写是服务于主题的。主题的表达需要这个场面——场面写得越精彩、越具体,文章的主题就越能得以凸显。反之,这个场面就无效。因此,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
2、场面描写要紧紧把握两个“要点”。
场面描写,一个要点是写好“场景”,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另一个要点是写好“人物”,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场面,就是要做到“面”与“点”的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写“面”),又要选好角度,分清主次,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即详写“点”)。
从范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开头喂蚕的小场面,突出的是“蚕”的活动和“我”的心理活动;中间主体部分,写大场面很简略,但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清晰的——这是城外的小河湾处,道路泥泞,并且下着小雨,有一棵茶杯粗细的桑树。而在写“人物”活动时,就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泼墨式的刻画。范文的成功,就在于把握住了“要点”。
3、怎样写好“面点结合”中的“点”。
“面点结合”手法中,略写“面”、详写“点”,是成功描写场面的关键。那么,如何写好“点”呢?
其实,从范文中我们应该发现,写“点”的妙招有两个:A特写镜头;B侧面烘托。
《雨中采桑》一文,主要运用的是特写镜头来写“点”。那么,它使用有侧面烘托手法吗?对,使用了,第7自然段中写雨流进了衣服里,写拽雨靴的动作,都是烘托“雨中采桑”的艰辛的。
现在该做小结了:“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写作场面时不忘“点面结合”,就能留住精彩,成就佳作。
你的大朋友 小城说雨
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