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北京游的收获作文

2017-09-13 
北京游的收获茗儿短暂的北京五日四夜游已经结束,这是我们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助游。为让小坏感受高铁的快

北京游的收获

茗儿

短暂的北京五日四夜游已经结束,这是我们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助游。为让小坏感受高铁的快捷,也为了不给大坏增加驾车的劳累,所以,我们没有选择自驾;为了看自己想看的,吃自己想吃的,所以,我们没有选择更团游。正因为这样的选择,这次外出,才有了如下收获。

这次外出,小坏得到了最好的锻炼。外出前我们就有明确的分工,小坏不再是被保护者和盲目听从者,而是以引导者、策划者的身份站在我们面前,也就是说,所有的行程安排、行走路线都交给了他,他都要动脑子做安排。小坏呢,从最初时的茫然,到后来娴熟地在网上搜索,顺利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几天内,查找和引导怎么乘坐地铁,到哪里再转乘几号线等等,他已经理所当然地当成了自己的职责。有这样一个过程,小坏理所当然得到了锻炼,他的收获也最大,而我呢,则收获着小坏的收获。

第二点收获是这种自由自在的度假方式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这样的行走,没有旅行社导游的催促,没有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没有时不时的点名排队,也根本不用担心迟到和被等待,你只需随心所欲地走自己喜欢的景点,极度奢侈地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自己认为值得花费的地方和想品尝的美食方面,这样的度假方式,当然给人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

第三点收获是这种度假方式让人感受到的成就感。当那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平安顺利地把不辨东西南北的我带出去游玩一天而又顺利平安地把我带回宾馆之后;当他们穿越一条又一条曲里拐弯的小巷,把满腹疑惑的我带到一个旮旯小店而又让百年老店的美食占据了我的疑惑之后,那两人的目光,都颇有成就感。据测试,在家庭中,对家庭最有感情的人不是那个在家什么都不做只知享清福的人,最有感情的反而是对家庭付出最多的人,因为那里有他的心血。对于这点,我深信不疑,这让我想到班主任老师和一般任课老师,当然,一般任课老师也付出了很多,我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但相比较而言,班主任老师肯定操的心要更多些,所以,比较起来,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就更有感情;这也正如班干部和一般学生,在一个班级里,班干部肯定比一般学生对班级有感情,这也是因为这个班级有他的付出。同样,在一个家里,谁付出最多,谁对家最有感情,谁最能体会到成就感。难道你看不出,当男人享受女人做的美食时,女人也正在享受男人享受的表情吗?

这样说来,这样的自助游就非常能满足那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的成就感了。因为在出门就转向的我眼里,住的宾馆几天里就转了好几个方向,今天门朝东,回来就朝向了西……带着这样的女人出游,并且还没有把她丢掉,当然极具成就感了。

第四点收获是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小坏。以前,总觉得小坏喜欢瓷器,但我没有想到他已在瓷器的世界里沉溺了那么深,几天内,他给我普及了有关瓷器的基本常识,给我讲解“汝、官、哥、钧、定”的来历,讲解汝窑之所以珍稀,是因为只烧制了20多年,只留下70多件;讲解哥窑晚上可以听到开片的声音以及“金丝铁线”的特点,讲解钧窑“蚯蚓走泥纹”的特点,讲解汝窑的蟹爪纹,讲解釉里红的温度要达到1250度,讲解是否懂瓷器就看“斗彩”一词的读法,讲解汝窑三足洗瓷器下面有乾隆皇帝的题诗,讲解永乐青花的浓到极致便发黑的特点等等等等。天,那个小不点,原来他对瓷器懂了这么多这么多,他已在瓷器的世界里沉溺了这么深这么深,当他给我讲解这些的时候,我真的瞪大了眼睛,这就是我生养的那个小不点吗?他已经懂得了这么多这么多?

除了对瓷器的了解,我还更深一步了解到儿子的正义感。那天,当故宫里拥挤不堪时,他大声喊出“别挤了,请注意素质”这样的声音;当我举起相机要给天安门前站岗的士兵拍照时,他阻止了我,告诉我那样做是对人的不礼貌。除了这些,我也了解到了小坏的细心,在游逛一天极度劳累或者有上下台阶的时候,他会主动伸出手,拉我一把……当然,几天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他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太贪吃,遇到好吃的就走不动,不知也不想克制自己的欲望……

了解一个人需要很多条件,例如适当的距离,当然,距离非常大时你不可能了解一个人,但这也并不是说,距离一个人越近你就越能更好地理解,试问自己能用三个词语来形容出来自己吗?很多人都不能,因为人距离自己最遥远。了解一个人还需要必要的活动,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展示出最真实、最全部的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永远会遮挡住一个人的真面目,如果不是这次外出,我能这样更深一层地了解小坏吗?

第五点收获应该是儿子对高考目标的定位吧,走了几所高校,小坏的心中已经基本有了目标,这,也算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个功利性目的吧。

此次出游,尽管时间较短,地点较近,但,我们仍然有满满的收获,当我跟小坏商量以后每年都来一次这样的深度游时,他又一次打了退堂鼓:妈妈,我马上就要高三了。

可恶的考试制度,力争鼓动儿子在高三的日子里也有一次这样的出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