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景物的技巧 (一)
写景,不同于写人记事,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情节,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想通过分析小学生作文《嵖岈山“三绝”》,介绍写景的常用方法之一:特色组合法。
“特色组合法”,就是把整体景物分成几个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小类别,然后一个个写出各自的特点,组合成一篇文章,从而展示出整个景物的特色。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每一类特色必须突出,并且互不包容。请看《嵖岈山“三绝”》一文:
嵖岈 “三绝”山
你去过遂平县境内的4A级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吗?你知道嵖岈山景色的“三绝”吗?
嵖岈山的"三绝"是:山青,水秀,石怪。这“三绝”让人称奇,让人赞叹。
你从山下往上看,野草铺满山坡,石上爬满青苔,大树撑着绿伞,一座山都是绿油油的。春天点缀着五色的花朵,连风都是香甜的,弥漫着凉爽的气息,使人忘记了酷暑;秋天绿中飘扬着红叶,好像无数面小旗;冬天才美呢,那雪中闪现的绿,就像写满山坡的歌颂春天的诗。嵖岈山的绿啊,醉人!
你从山上往下,北面是天磨湖,西面是琵琶湖,一座玲珑山像海中的半岛,漂浮在水面上。走在天磨湖畔的曲桥上,你会觉得空气清新,心旷神怡。那静静的湖水中倒映着嵖岈山的整幅画卷,水中鱼虾就像游泳在山中。再到琵琶湖去一趟,最好坐上小船,在山风的伴奏下,听一听这把琵琶弹奏的乐曲,这大自然的旋律应该是非常和谐温馨的。嵖岈山的水啊,迷人!
你在山上走一走,就会发现,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像老鼠下山,有的像青蛙望天,有的像群猴玩耍,有的像八戒睡眠……我不知道剑鱼石化成石之前为什么留在了山中,也不知道飞来石是什么时候从天上飞来,更不知道石猴院的猴子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石头……嵖岈山的石啊,惊人!
这就是嵖岈山的“三绝”,我为故乡的山而自豪。
这篇作文选了嵖岈山的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山青、水秀、石怪。
写山青时,作者把立足点放在山下,既写眼前景色,又加进去了四季的联想,。在行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这样,内容就显得厚实,并且让人感受到了“绿”的美丽。
写水秀时,作者变换了立足点,从高处往下鸟瞰,着笔于写天磨湖的清澈和琵琶湖的幽静,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
写石怪时,作者采取了移动的方式,暗示我们,这些怪石分布在山的各处,需要走一走才能看到。这一段,作者重点用排比来渲染怪石的“多”。
全篇文字不多,大致把嵖岈山的特色介绍出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3、4、5自然段的结尾句:嵖岈山的绿啊,醉人、嵖岈山的水啊,迷人、嵖岈山的石啊,惊人,构成了排比反复,使全文贯穿一体,首尾呼应,眉清目秀,与整篇文章搭配,相得益彰。
这是一篇用“特色组合法”展示嵖岈山特色的作文,但是,在行文中,也巧妙地使用了“定点观察法”和“移步换景法”,这是下文中要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