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这样做,真好!
高考一二本志愿填报完的这三天,中午下午放学后,在二高“学海扬帆”花园东边的大路旁,站着一位身材修长,下身穿着粉红色的齐膝的短裤,上身穿着印有童话人物的半袖体恤衫的高考优秀生,她圆圆的脸蛋儿充满着自信、阳光和快乐,扎着会跳舞的马尾辫,带着一幅彰显“有知识,有学问”的褐色框架眼镜,美丽的眼睛里充满着活力,透射着爱的光芒,她的身后放着一辆自行车,还有两个大纸箱,她面前地面上摆放着几十本自己高中用过的各科课本和学习复习资料,五颜六色的封面,远处望去,宛如一幅山川秀丽的风景画。
下课了,放学了,她的书摊前,三一簇二一团,不时地围拢过来几名高一高二的学生,这时,只见她的小嘴巴就说个不停,一会儿问学弟学妹们需要什么,不时地介绍着各科资料的优点,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推荐着自己的建议;一会儿,又跟购买者讨价还价。这在她书摊前驻足一会儿,看到来到书摊前的学生,都会陶到一本或几本自己心仪的书,带着满意的笑容,幸福的收获,边走边翻着书,边谈论着自己的感受,恋恋不舍地缓慢地离开。
第一次尝试摆摊,不只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是收获了人生的感悟,人生的历练。在报完高考志愿的第一天下午,临近放学的二十分钟里,她与同学相约,匆忙地掂了几本用过的各科《五年高考》,背上书包就出发了,来到二高校门外一看,同学们已把拿来的书摆好了,当她把书拿出来摆放好,正巧学生放学,学生潮水般地从学校大门口激疾湍急而出,她不停地喊住经过的同学,甜美地称呼着弟弟妹妹,介绍着书的特点和作用,利用着消费心理学的效应,其他同学卖五块钱一本,还需要再增送一本时,她卖的十五元两本,不但卖的贵,况且还卖的快。这一次,也就是第一次练摊,丰收了65元钱。体验了生活,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锻炼了能力。
第二次独立摆摊,克服了心理障碍,战胜了胆怯,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了解决困难的能力。在第一天激动兴奋地回到家,晚上,自己就把高中用过的书进行了分类、筛选,挑出了三大摞资料,摞在一起有1米高,分装了二个装酒的大纸箱,又装了一满满的一书包。第二天上午,用自行车驮着高高的纸箱,颤颤巍巍的行走着,不一会儿,脸上浸出了汗珠。这第二次要出摊,不同第一次,因为其他同学各有各的事,经过再三向同学倡议、相邀,没有人准备再行动,这就给她心理上带来了冲突,究竟自己是去,还是也不去了,纠结,矛盾,抉择,心里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斗争着。
最终,还是战胜了自我,勇敢地选择“出征”。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自己的沟通能力有了提高,销售技术得到了提升,心理应变能力有了突破,胆量大了,更精明了。虽然累点,站了一天,感觉小腿肚子站得有点痛,但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有了“不菲”的收入,有了”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感悟。晚上归来,看着她的兴奋劲,从自己的钱包掏出所有零钱,数着,算着,去掉本金,去掉同学去帮忙时的辛苦费(50元),一天下来,又收入了216元。
今天是第三天,上午高考志愿签字完了,她又邀请不少同学一起去“练习”,无奈,今天是高一年级的升级考试,学校不让进,只能把书摆在校门外,等到学生放学后外出。
大家不难看出,这样做,不只是对学生个人有好处。
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来说,也不失一种好的引导措施。能让高三考生,把自己用过的书和笔记,以几乎不要钱的价格卖给她们的学弟学妹们,受益是双方的。可能会减少撕书,扔书等现象。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勤俭节约等国民素质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