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作文

2017-09-01 
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风趣,往往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风趣的语言,最有亲和力,尤其是在作文里,如果适时

 

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作文  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作文

 

风趣,往往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风趣的语言,最有亲和力,尤其是在作文里,如果适时地风趣、幽默一把,你的文章立刻就能鲜活亮丽起来。很多同学望风趣而兴叹,望幽默而艳羡,其实,你只要留心就会发现,风趣的语言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1、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把描写大的方面的词语用在小的方面,或相反,会使文章富有灵气和情趣。如:“老爸一年有三百天不在家,大有一副不搞垮自己的身体誓不罢休的架势,整天拖着疲弱的身躯四处奔波,这不,大年三十的春节晚会都开播了,还不见他的影……门开了,老爸一脸歉疚地进了屋。老妈那种‘受压迫的阶级感情’火山似地喷发了……”文中的“誓不罢休”、“受压迫的阶级感情”等词语都属大词小用,蕴含幽默。

2、思维错位。这种方法能产性最高,很容易制造,其特点就是:一句话前后是错开位置的,你听到前面的话,产生一个思维推测,可是,后面的结果却出乎你意料,因为并不是你所想象的结果,幽默风趣就自然生发出来了。如:1、我不但有车,而且是自行的。2、我的兴趣爱好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就是睡觉,动态就是翻身。3、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

3、善用夸张。夸张本身就有一种“逗”的成分,小品、相声里都离不开夸张。把夸张修辞法用在很平常的事上,自然会让人捧腹。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台词:“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借助的就是这种手法。《永远的百合》里有一段文字:“那几包鱼肉肠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寂寞,开始向我暗送‘秋天的菠菜’了。包装袋上那条大肥鱼,也不断送来‘无线电波’,直击得我发根倒竖,口水横流,淹没地板一片,要不是地板兄弟频频出示黄牌警告,我真怀疑自己就要因为失水过多而倒下了。”后部分就是使用的夸张,很有让人难以忍俊的效果。

4、学科移植。适当地把其他学科知识巧妙地移植到文章中,使其与文章融为一体,能增强语言的表现性和穿透力。如:“‘老班’教物理,一进门就吐出五个字:‘这节课考试!’哎,面对试卷我们又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这‘牛顿’和‘焦耳’急得我顿足抓耳……只见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老班’,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啊!”这里引用语文学科中的诗句,词语,引入了物理学科中的“牛顿”“焦耳”,使文字很有特色个性。

5、巧妙嫁接。有时,我们在作文中有意嵌入大家都熟悉的诗歌、词曲题目、俗语等,也能有效的产生亮点的效果。如:“段考,我班语文成绩排在年级第四名,没有达到进入前三名的目标。语文老师一进教室就微笑着说:‘我总是《心太软》,所以我们《很受伤》。’我们明白老师所指为何,便七嘴八舌的答道:‘《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们一直在努力!’她的笑容灿烂了许多。”这里嫁接了歌词题目,很能引起读者共鸣。

6、自我调侃。调侃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但是可以适当的自嘲一下,就像小品中的自嘲一样,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如:赵本山(冯小刚也在座)答央视台记者采访时自我调侃:“我这个人从小就显得面老,20岁像50岁,而且越老越难看。也许是上天为了让我心里好受点儿,于是冯小刚就出现了。”可想这句话引来了多少善意的笑声。在学生作文《青春抗“痘”史》里有一段文字:“话说我脸上的痘痘平久必鼓,但鼓久可不一定平。春节前,我脸上的弹丸之地竟形成了大大小小七八个‘诸侯国’。军阀混战,仿佛瞬间回到了‘春秋战国’……这里‘青春痘’新败,那里强大的湿疹便屡犯我‘边境’,不出七天,‘边关’告急,‘国门’失守,湿疹骑兵闯进‘皇宫’,我便开始了‘俘虏生活’,整日卧薪尝胆,苦不堪言。”很明显,这种调侃塑造的却是一个敢于直面自我的形象。

7、语言飞白。飞白是一种故意仿效、描绘别人语言中的错误和可笑之处而制造笑料的修辞法。如《乐在二(6)班》:班主任批评我们班的男生违反了纪律,随口说了句:“这是成心跟我们班作对!”不知怎么回事,陈鑫突然站了起来辩解道:“我可没有给班级扣分啊!”同桌对他说:“班主任说的是‘成心’不是‘陈鑫’。”他听了摸摸脑瓜傻傻地说:“什么‘陈鑫’不是‘陈鑫’的?”害得班主任刚喝到嘴里的茶都喷了出来。这就是援引他人的语言错误获得幽默的效果,当然,也可以是作者有意地制造语言错误。

8、拟人出新。就是通过奇思妙想,运用拟人手法制造风趣。不论花草树木、猫狗虫鱼、日月星辰、风雪雷电,不论有形的无形的、具体的抽象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可以作为有思想、有性格的“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如果运用得恰当,定会让读者笑掉大牙。我想起了韩寒的《求医》里一段话:……我告诉她我痒。女医生比较认真,要我指出痒在何处,无奈我刚才一身的痒现在正在休息,我一时指不出痒在何处。医生笑我没病看病,我有口难辩。忽然,痒不期而至,先从肘部浮上来一点点,我不敢动,怕吓跑了痒,再用手指轻挠几下,那痒果然上当,愈发肆虐,被我完全诱出。我指着它叫:“这!这!这!”医生探头一看,说:“就这么一块?”这句话被潜伏的痒听到,十分不服,纷纷出来证明给医生看。那医生笑颜大展,说:“好!好!”我听了很是欣慰,两只手不停地在身上挠,背在椅子靠上不住地蹭,两只脚彼此不断地搓。在作者的笔下,“痒”也能休息,也会“上当”,也会“不服气”,这痒不活脱脱的就是一些顽皮的孩子吗?

制造风趣、幽默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而已,只要你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就一定能掌握住其中的技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