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作文

2017-08-20 
有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最后半学期也就是上学前夕,将孩子送到一些私立的学前班,有的家长还说这是普遍现

有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最后半学期也就是上学前夕,将孩子送到一些私立的学前班,有的家长还说这是普遍现象,如果不上孩子就有可能跟不上,听说有些老师也是一看班上孩子都会会加快速度,我就是想问问李校长,现在小学这是普遍现象吗,到底有必要让孩子在上学前上个学前班提前学习这些知识吗?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有的家长说上学前班很有用,孩子对校园生活节奏很适应,另外孩子因在学前班学习过一年,学习基础好,学习不吃力。

但也有学生家长说:孩子在学前班学过汉语拼音和千位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孩子常说“那些拼音都学过了,没兴趣。”结果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后来花了很大力气才纠正过来。多亏二年级开始学乘法和除法这些新知识,这孩子才重新对学习感兴趣。

我也请教了一些小学老师,他们说,上过学前班和直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相比,在刚入学时可能有一点差异,但两个月后这种差异就没有了。主要表现在学拼音的时候,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对拼音有一定的了解,拼读的能力稍强一些。其他像数学、体育和音乐方面没什么区别,而一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正式上课时反而不专心,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改起来比较难。所以,家长们没必要在意学前班里学的那点“知识”。

其实很难理解现在中国的父母把心都操到什么份儿上了,为什么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替代,都要和学习知识的多少联系起来呢?

读书学习完全可以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是一种最优雅的气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沉重的拉杆箱书包,家长急躁的催促,他们读书的幸福在哪里?

幼儿园到小学,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过渡适应才是重中之重,孩子年龄小,幼儿期起居和学习时间安排和小学期间截然不同,上该、学习、写作业、考试……这些词语都显的很陌生,所以,过渡不好的话,心理问题便远远超出学习问题,根据自己孩子适应能力的强弱,判断选择其过渡方式和时间,但目的永远不要放在学习知识的多少而是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

有一个孩子骨折请假半年,一年级升二年级时,很多人建议留级,说很可能跟不上,妈妈请教后得到的结论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就不太难,孩子又很聪明,家长稍微一补就过来了,二是留级对小孩子来说,他认为自己好多东西都学过一遍了,不听也没事,助长了他们坏习惯的养成,这位妈妈选择了升级,后来孩子学习也很好!

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以“玩”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不仅是学前班,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要,从小班就开始教写字了。但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孩子识字早就好,他们还把早期生硬的教育地理解为提早教育。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把孩子对学习的那一点兴趣扼杀在“摇篮里”。

良好的习惯最重要,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是人的自动化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连接,习惯就是“心里头痒痒的”。

现在,几乎所有的正规幼儿园都把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当成最主要的教育内容,注重孩子的“时间意识”:让孩子知道上下课的时间;“任务意识”:让孩子知道应该如何完成一项工作;“规则意识”:因为小学是课堂教育,有时间限制,因此要遵守纪律。他们对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对入学前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储备。所以,在规范的幼儿园里学习的孩子大可不必去上学前班,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安排好作息时间,也帮助孩子树立自觉学习的习惯。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小学进行参观,了解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当然了,特殊情况下孩子应该去学前班:

一、没有进过幼儿园,长期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为了培养学习习惯和一些知识应该考虑上半年或一年的学前班。

二、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不规范的孩子,幼儿园没有给孩子进行应有的学前知识和能力储备,与家长的沟通不够,孩子不能得到良好学前教育的。

三、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缺乏时间观念,在家庭中没有科学作息时间的。

四、在幼儿园经常缺勤,没有连续并正规地参加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孩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