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叔本华的文章讲的是意志与表象,我读后深有感慨,我也想了很多,虽然我对叔本华的经历与生平一无所知,甚至没有看过他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但是看到他的那张照片,我不觉感到一股精神,那透彻心扉的眼神,那看穿一切的眼光,使我折服。所以写下这篇自己的见解以聊以慰藉那渴望的心情........
叔本华的思想属于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思想,虽然我接受和欣赏唯心主义,但是我自己认为看待世界需要以唯心主义的思想和唯物主义的思想来看待。看古希腊的思想似乎不太科学,但是充满着睿智,可是单单的接受就会误入歧途。再看看叔本华的思想,悲观主义的哲学。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只是表象,只有意识不断的存在,不断地发展,客观的东西只是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他的思想有局限性,没有太客观的认识事物,不想黑格尔客观的唯心主义。
但是叔本华的思想给了我启示,给了我启发,人应该不断的磨练意志,使意志变得坚强,这样才能使主观的发展不落后于客观的发展。
我想伟人们,巨人们的意识发展是极为先进,极为快速的,因为人的思想与眼光是与时俱进的,他们似乎可以拨开迷雾看未来,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观意识的发展超过了客观的发展,他们看到了可观发展的轨迹。
对于表象的世界,我认为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为什么不是表象?因为某些时候现象就是本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外界干扰,才更有希望到达新的境界,但是做到这一点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应该有先进的主观意识,其发展要快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因为这样才不会落后。二.应该有唯物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因为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举个例子,镜子里的事物。看这个事物,到底是美或不美,如果没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就无法看到事物的整体,就只能看到镜子里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因为笔者认为主观意识具有包容性(主观意识越强烈注意到的事物就越多)其发展的越大,包容性就越大,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越多。接着说镜子的问题如果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观意识那就会被镜子里的事务所迷惑,如果镜子里的东西是美的,就认为美,那就太轻率了。因为镜子里的事物美,不一定这个东西就美,虽然镜子是这东西的写照,但是其实并不美丽,因为镜子里的东西仿佛表象一样。但是要是看穿这表象,就要发展自我的主观意识,来看穿事物的本质,所以主观的意志决定了人们可不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在事物美不美的问题上,主观意识容易迷失,因为不太好找到评判的标准,没有了评判标准,主观意识在强烈也是容易迷失的。因为那只是我们个人的标准,无法来估价事物的价值,(估价事物的价值需要从客观角度来衡量)这就需要用辩证的角度来看,需要与其他的事物相比较,来看这个事物美不美,这就等于跳出了自我的圈子用客观的角度来看事物,就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了。
这是我的看法,当然也结合了叔本华的观点。
但是我们接受表像说的时候要注意,因为这是不全面的。大师们之所以看到了这个世界是表象,因为他们的脚步走到了客观发展的前面,,他们看到了未来,他们看到了更真实的东西.......这是我们无法领略的。
但我们需要这种精神,透过表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