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做好复习备考
临近期末,各学科的课程相继结束,期末考试迫在眉睫。每一位同学都会心存压力,一心想在期末考试中证明自己;每一位老师也都绷紧了神经拉紧了弦,也是希望自己一年的心血能够换来集体的进步、学生的笑颜。压力与激情同在,决心与努力共存,然而,激情的碰撞往往会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出现“踩踏事件”,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协调各个学科,如何指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走出来,理清思路,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复习备考呢?
一、有计划的复习,避免“木桶效应”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那块短木板的现状。显然,制约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是弱差学科,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不能有差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要清楚班级学情以及各任课教师的特点,从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班级复习规划,培优补差。
班级复习规划是原则,是大的方向,班主任老师应参与制定并牢牢把握。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把演算与记忆相间,让读背与理解互补,相互穿插,劳逸结合,并且还要给学生留有相应的自我复习的时间;对于弱差学科要从复习方法和监管上进行围追堵截,从时间和管理上要向弱差学科倾斜。指导学法,采取措施,监督落实,尽力协调各方冲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期收到最大的复习效益。
当然,每个学科、每个学生还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且计划的制定都要围绕班级目标进行。一般要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要紧扣教材,理清思路,必须夯实基础,最好是抓住时机提前进行;第二阶段是查缺补漏,形成体系,强化记忆的提高阶段,要在掌握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制定计划时还要根据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科自身的教情、学情,注意因人制宜、因科而宜,做到切实可行,并有落实措施。
二、科学复习 注重效率
复习决不是一般的重复,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习的过程就像是登黄山看风景,沿途的每一个景点就是每一个章节、就是分散的知识点,一路走来,一路欣赏,一路收获,的确有一种美的享受。但只有登上光明顶,极目远眺,各个景点尽收眼底时,你才能见到群峰叠翠,才能感受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奇和绝”,你才知道这些景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这才构成黄山的风景。复习就是你站在了光明顶,我们要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思考、加工、归纳、总结,把那些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系统,成就一个风景。所以,复习最重要的还是重视课本,重视基础,首先让知识回归课本,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复习。然后要回顾,归纳总结,理出知识脉络,努力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相近、相似、相关的一类问题找出来,列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从典型例题中寻找方法和规范步骤,通过联想巩固知识体系。不搞“题海战术”,但要进行适度的训练,练速度、练规范、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通过练习和反思,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消化和吸收,以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应变能力。做到:做一个习题,学一种方法,会一类问题,懂一块知识。
三、检查督促 注重落实
不管目标有多么高远,计划有多么周全,如不采取行动,一切都都是无稽之谈。计划一旦制订,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而应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和逃避,而应有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主观上,我们要以良好的意志品质去自觉排除一切干扰学习的不良诱惑与困难,意志品质愈好,计划就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与进步也就会与日俱增;客观上,我们也应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验收表,即将某月某日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程列成表格,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打上一个“√”,以便自我督促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完善计划,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给班级制定一些必要的督促检查措施,我是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督促检查的,可让学科兴趣小组检查验收作为普查,这也是兴趣小组的一个培优过程;我还要随时抽查重点学生(各个层面上有代表性的学生或问题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当天若差学科的学习效果。
检查只是手段,而真正起到督促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当我们通过督促检查,营造出班级浓浓的学习氛围之后,自我监督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工作也就好做了。所以,一开始就要让同学们喊出:“不为退缩寻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告诉同学们,努力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懒惰与退缩却可以有千百万个借口,除非是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你才可以适当地放松,否则就不要试图给自己的懒惰找任何借口,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每退缩一步也就意味着离目标更远。相反,同学们为了完成计划,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不给小组抹黑,大家就会自觉行动起来,“见缝插针”地利用零碎时间去学习。例如:他们会早起一点,在早操前站在操场上背书;中午下课吃午饭时食堂里人多队长,他们就错开时间,先坐在教室里看书或写作业;在进出教室的往返道路上,利用走路时间在自己的脑中“放电影”,回忆总结当天或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等。
四、调整心态 坚定信心 稳中求胜
期末复习不仅仅需要的是方法,更多的在于学习心态的调整。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掌握班级状况,随时注意调整学生心态,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勤奋学习的习惯,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首先,对班级目标一定要坚信不移。班主任要给大家分析班级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使同学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个人的愿望和班级目标。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向目标奋进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与困难是必然的,自己要敢于对外部干扰说“不”,如果你中了这些干扰的圈套,那么便会逐渐放弃你的追求,让你回到起点。因此,你一定要对目标坚信不移,不懈努力,绝不轻言放弃。期间班主任老师还要及时给同学们读些励志文章,或结合自身经历、结合周围事例去点燃学生的求胜欲望,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和拼搏意识,使之尽快进入状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当然,冲刺的一个月就是拼尽全力,不可有一丝懈怠的一个月,严管、检查、鼓励缺一不可,但必须坚持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能打“疲劳”战。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专心地学习。
到了最后几天,随着考试的临近,老师就更要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使大家的信心更加坚定。有些老师总会担心学生这没有复习到,那没有复习到,担心学生的薄弱学科等,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也开始出现烦躁,总感觉自己还有好多问题没有搞懂,这样忧心忡忡只会加重其心理负担,这时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挖掘班级的优势、肯定学生的亮点,给同学们灌输信心。要让同学们知道,有点压力才更有动力,能感觉到自己好多东西没学会,就证明你学会学习了,能够找出问题了,要查缺补漏,解决问题,但不要钻牛角尖。我们一定要做到不训斥、少唠叨,不施压、多理解,用鼓励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有优势,就像清风拂过,定能吹散学生心中的燥热与阴霾,他们的优势就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它方面也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倘若如此考试便没有了遗憾。
最后是考前还要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大家自信满满地迎接考试。我们每月都参加月考,可谓身经百战。既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再多一次又该如何?就让大家坦然面对考试,让同学们用正面的、肯定的语言给自己积极暗示,告诉自己:“我很冷静!我会细心答题!我会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做个有心人,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做好工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过程做好了,结果当然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