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让自己化身为另一个角色来叙事作文

2017-07-23 
让自己化身为另一个角色来叙事平时,我们看惯了也写惯了以本色的自己进行叙事的作文,于是,很多同学就有了让
  

让自己化身为另一个角色来叙事

平时,我们看惯了也写惯了以本色的自己进行叙事的作文,于是,很多同学就有了让自己化身为另一个角色来叙事的创新构思,这就有了中小学生作文中的一次革命,也就产生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格式——变换身份叙事。可以说,变换身份,让自己化身为另一个角色来叙事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既容易掌握,也容易出彩。我们有必要习练并熟悉。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篇例文:

我做了一回魔法师  虎啸VS龙怒

“呼,呼……”我仿佛看到了魔法师骑着魔法扫把划破长空。魔法师,我们只在故事中看到过他们帮助人们脱离困苦的情节,多么希望自己也是一位魔法师呀!

早上醒来,“呵!新的一天开始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便慌忙地摸索自己的眼镜。

“我的天,我的头发怎么这么长,都遮住眼睛了!”我惊讶地说道。就这样,我前去照镜子,一看镜子,自己穿的竟然不是睡衣,而是一个深蓝色的大长袍。看到如此奇怪的自己,不由地向床上望去。“看什么?”只见一个同样是深蓝色的“拐杖”立在床上。什么声音?这又是哪里来的“拐杖”?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怎么了,快去工作,有地方需要你的帮忙。另外,我不是‘拐杖’,我是‘魔法杖’。”瞬间,这“拐杖”提高了嗓门,又说了一句。

“嘿!好玩。‘拐杖’还会说话。”我充满惊奇地说道。

我看着魔法杖,还想说什么,却突然被送到了一个看似规模不小、嘈杂声四起的森林里,魔法杖在我身边说道:“看到了没有?他们在干什么?”我一瞧,可恶!他们竟然在砍伐森林,看着这令人愤怒的场面,看着一排排倒下的树木,我不禁怒火冲天。

“记住,你现在的身份是魔法师,只要你想得到,便做得到,那么,快去阻止这些疯狂的人类吧!”魔法杖丢下一句便升上了天空,看着这片森林。这时,还处在森林中的我已经按耐不住了,“树木们,都站起来吧!”我在心里默默喊道。令我没想到的是,被砍倒的树木竟然成群结队地立了起来,回到原位,仍然是郁郁葱葱的样子。

看到自己的魔法起了作用,便又默念道:让这些滥发树木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再砍伐树木了。果然,刹那间,这些人竟丢弃了斧头,抱着这些参天大树痛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魔法杖又飞了下来,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便到了空中的云彩上。可是,一到那上面,就闻到一股呛人的黑烟,往下一看:只见几个烟囱正大量地排放着浓浓的黑烟,污染着这湛蓝的天空。

顿时,我又火冒三丈,一个念头悄悄地闪过,嘿嘿,我不禁笑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烟囱不再吞云吐雾了,而是冒出了氧气,“呵呵!你竟然把乌黑的烟尘变成氧气了,聪明!”魔法杖在一边笑着,当然,我也笑了起来。

正在我得意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钻进耳朵:“儿子,起床了!”哦,原来只是一场梦啊!

这篇文章把自己化身为“魔法师”,其思维很奇特,也很引人注目——我这个魔法师将要经历些什么故事呢?

小作者先看到了自己的外貌变化——长发遮眼,身着深蓝色长袍,还有深蓝色的魔杖,这实际上是通过肖像描写介绍魔法师的形象——自己已经有了魔法师的仪表。这种交代是颇具艺术性的,由此小作者作文的构思技巧可见一斑。

在做好扎实的铺垫之后,接下来进入了主题故事。“我”具有了魔法师的本领,有了超越人类的巨大无比的能力,“想得到,便做得到”,法力通天。所以,当我看到森林遭遇着砍伐,“我不禁怒火冲天”了。于是“我”让倒下的树木归位,让滥砍树木的人群悔悟归善。之后“我”又“把乌黑的烟尘变成氧气”,受到了魔法杖的赞许。文章读来让人感到痛快、轩敞、淋漓、振奋。

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站在“超能力”角色叙事。

所谓“超能力”,就是无所不能。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化身为神仙、超人、风、雨等。而站在“超能力”角色叙事的最大好处是:什么都可以看到,什么都可以做到,什么都可以写到。特别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有不愿让别人看到的隐秘一面,但是又有必要在作文中讲述,因为对表达主题很重要,那么,我们就可以站在这种无所不知的角度来处理。这种角度不仅是无所不知,还可以是无所不能,比如站在这类角度目睹了母女争吵后各自心里的痛苦与懊悔,就可以发挥“超能力”让她们和解。如果是站在女儿的角度来叙事,母亲那独自懊悔的情态就没法充分地写入作文了。

还有一种写法叫做:站在特定的角色叙事。

站在特定的角色叙事时,“我”不是全知全能,但却是最能深入到叙事中去的角色。这类作文,中小学生大多亲自写过,应该是可以驾轻就熟的。也正是站在特定的角色叙事,也就成就了很多想象作文,比如把自己想象成小鸟在空中飞,看到了一些感人的事物;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小溪,来表达对四季的热爱;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流浪猫,来表达爱护动物的主题等,这些都是在学生作文中多次出现过的具体构思。

我们来阅读另一篇范文:

今天,我是男生  冯圆琳

我是女生,有着俏丽的脸庞、飘逸的长发和漂亮的花裙子,可我还是很想体验一次当男生的感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斜照进我的窗户,妈妈又像往常那样把我从睡梦中喊醒:“快起床了,小懒虫,上学要迟到了!” 

我无奈地穿好衣服下了床。洗脸时,不经意间瞄了一下镜子,我的嘴巴立刻张成了大大的“O”。镜子里的我,校服和红领巾没变,可长长的秀发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干练的板寸,一脸淘气的男生像。在惊讶和不解中的我不由得又多了几分兴奋,难道老天知道我想当男生,帮我达成梦想了? 

随后,我匆匆吃完饭,开始了一天的“男生之旅”。 

刚到学校,我就发现自己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儿,男生生性好动的天性让我觉得自己变得更“活泼”了。我想大喊,我想高跳,我想在操场上大显身手,我甚至想找一个平时很欠扁的小子大干一架,体验一下畅快淋漓的豪迈。

走进教室,我的变化竟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不禁暗暗地窃喜,就淘气地轻轻拍了一下女同桌的肩膀,没想到在男生们看起来极其微小的动作却引发了女同桌的“河东狮吼”:“你干嘛,没看见我在写字啊,真烦人!”

啊?开个玩笑就惹到她了?真是“易碎的花瓶”啊,看她气呼呼地样子哪还敢惹,“sorry,sorry,I’m sorry!”我急忙嬉皮笑脸地扮了个鬼脸,乖乖地坐在位子上了。

一上课,那就更可怕了,她就像一个“报警器”,只要我的胳膊在不经意时越过了“三八线”,时刻会传来“你过界了!”的提醒声,直弄得我一身冷汗……

一下课,女生们就更可怕了,只要有一点点招惹了她们,一个个就像讨债似地追着我们男生打。可怜这些堂堂的七尺男儿,不对,现在顶多也就五六尺吧,不管怎么说,总是一帮“男子汉”吧,反倒被女生们围追堵截,狼狈地抱头鼠窜,仿佛修理我们这帮不争气的男生,已经成了女生们每天必做的娱乐项目。“救命啊,我到底怎么惹到她们了?我不要做男生啦……”

忽然,一个激灵,我被吓醒了。噢,原来是一场噩梦啊!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只有两个字可言,那就是“可怕”。可仔细一想,现实的确是这样啊,现在的男生还真像世界杯足球赛场上那帮不争气的“国脚”一样——阴盛阳衰啊。女生成绩的优秀,女生在老师面前的受宠程度,女生在男生面前展现的强悍和优越,使得现在的男生处境很可怜呢。

 我虽然不是男生,但是我会做一个“谁说女儿不如男”的优秀女生。

冯圆琳的这篇作文,能够让我们看到,这种站在特定的角色,变换叙事者身份的谋篇布局方法,有着它的独到之处和发展潜力。

作文以“我”“想体验一次当男生的感受”,领起了自己化身为男生的经历。

首先是自己相貌化为了男生:板寸头,配上“一脸淘气的男生像”,因为校服是统一的,不需要再做描绘。接着写化身为男生后的心理感受:力气大了,想大喊,想高跳,“想在操场上大显身手,我甚至想找一个平时很欠扁的小子大干一架,体验一下畅快淋漓的豪迈”。这样渲染,都符合站在特定角色的正常心理活动,使叙述显得自然、真实、可信。

文章的重点是写进班级后的体验。一写“淘气地轻轻拍了一下女同桌的肩膀,没想到在男生们看起来极其微小的动作却引发了女同桌的‘河东狮吼’”;二写上课时警告自己越过了“三八线”;三写下课被女生追着“欺负”,“仿佛修理我们这帮不争气的男生,已经成了女生们每天必做的娱乐项目”。正因为自己化身为男生,发挥想象亲历事情经过,对当男生有了具体的体验和认知,于是才有了“我不要做男生啦”的呼喊。

文章结尾通过议论,特意提到了现实中的阴盛阳衰现象,接着就又回到了“我虽然不是男生,但是我会做一个“谁说女儿不如男”的优秀女生”的主旨上来。文章的处理很严谨、生动、流畅。

这种变换身份站在特定角色来叙事的谋篇布局法,有助于我们去感受写作的一种乐趣。我们之所以喜欢读或者写,有时候,原因正在于我们能够在文字的引导下,用另一个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阅历相同世界的不同模样、不同色彩、不同感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