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Q 读 书 记
再过二十年又是一个……
圆月,清风,未庄。
穿过夜色而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他的身后跟着几个人,昂首挺胸,步履轻盈。仔细辨认,不绝大吃一惊,比尔盖茨,马云,莫言……无不是“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偏远的小村庄?
“我阿Q回来了”一个伏地叩首,一声纵情低吼,往事不堪回首…..
吴妈,美妙的名字,那次帮厨,因为不识字,我竟把胡椒粉当成白砂糖,害得吴妈打了一晚上喷嚏,结果俺阿Q在吴妈的平底锅下抱头鼠窜,“瞧瞧你这个德性,不认识字就拉倒吧,你还是个味盲,色盲,我嫁你喝西北风啊……”
那年,假洋鬼子也终于用上了饱读的四书五经,去了一个叫美国的地
刺激?打击?
阿Q从此下定了决心,读书!真读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开始还想着自学成才,可图画书还没看完,那一行行蚂蚁般的文字,便一个个放肆起来,晃动着触须,仿佛嘲笑他一般。
“你算什么东西,”阿Q瞪圆了眼睛,可支吾了半天,终没念出声来。万般无奈,直到把自己头上的癞疮疤挠出血。就在这时,秀才来敲门,阿Q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不顾一切的扑上去,“求求你,教教我吧,”秀才吓傻了,这哪里是以原来的“见识高,真能做,”谁也瞧不起的一个“完人”的举动,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但为了读书,这厮竟然放下脸面身段。“我教…还不行吗?快松开,俺的大腿要掉下来了”。从此,阿Q的这一招跪式求学法屡试不爽,是啊,有谁会对这种自贱自轻的疯狂之举而无动于衷,又有谁会对这样一个不耻下问的好学之徒而置之不理呢?
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每一个老师,于是,他废寝忘食的身形到处游荡。祠堂里,“书中自有黄金屋”,树荫下“书中自有颜如玉”,酒馆里“书中自有茴香豆”,稻场上“书中自有五谷丰”。而书也从先前的连环画到千字文,从“之乎者也”到“ABCD”……
渐渐的阿Q起了变化,他的眼神,他的风度,他的言谈,他的举止,未庄的人都这么说。十年磨一剑,那二十年呢……
这一天,来了个神秘人,他们畅谈了很久,这人说:“虽然你读了很多书,记住了很多的故事内容,但那是读死书,真正的读书不光要有读的积累,还要从书中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闷头苦读可不行,你已经读了万卷书,就跟我行万里路吧,”那人,小平头,浓胡子,江湖上人送绰号:狂人鲁迅。
今夜,没有鲜花,没有掌声,阿Q抹着眼角的泪水,不可想象。
是啊,更不可想象的是阿Q的那些神人朋友,只数年,未庄---就成了世界的焦点,水稻a号,互联神网,机器Q人……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雨后春笋般散落在未庄的地图上。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改变生活!”
“记住吧,再过N年……我们的中国梦!”圆月下,阿Q满怀激情!
自评:这原是一篇关于读书的小征文,因为跑题了,一直没有发,现在原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评改作文的过程,再次谢谢小城说雨老师为我,为我们的博友不辞辛苦地指点与评改。谢谢您!
小城说雨老师的评点:我标红的地方,要修改,这里拉上的人物太与阿Q不入流了。阿Q是一个反派艺术形象,写他读书变好,是否牵强?要思考。这篇文章,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实际上,可以写阿Q想借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终因骨子里惰性难改,识了几个字后,便忘乎所以,结果还是一事无成,遭人嗤笑——这样考虑未尝不可。文章表述没什么,问题在于内容。这种想象作文也要合乎情理才好。
我的回复:老师,您好,看了您的评语,非常高兴。我想和您谈谈我对这篇文章构思的想法,其实开始选阿Q这个人物,就是看重他是个反面人物,想从他前后变化的巨大反差,来突出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作用。只要用心读书,像阿Q这样的人都能改变生活,何况我们呢?因为是虚构,所以想的有点离谱了,不过这种天马行空想象对于我来说,很快乐,我时常一边写,一边笑。我喜欢写这类文章,没有约束,可以自由发挥。再次
后来又仔细看了征文的要求才发现确实跑题了,小插曲征文的要求是——以“读书”为话题,选取名著中你所崇拜的文学形象做主人公,合理想象,虚构一篇小故事,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这里“读书,崇拜的文学形象(正面的,至少不是反面的),合理想象”缺一不可的。所以,作为命题作文,读题审题不严,在好的创意也是失败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次真诚地感谢小城说雨老师给我上的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