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守规矩”与“道德发展六阶段”作文

2017-04-29 
“守规矩”与“道德发展六阶段”——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我们在教育孩子或者学生时,是希望他“守规矩”的,仿佛
 

 

“守规矩”与“道德发展六阶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我们在教育孩子或者学生时,是希望他“守规矩”的,仿佛这样就是“好孩子”、“好学生”。“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的祖训。我们很自觉地守着一些规矩,又不自觉地给孩子们制定了各式各样的规矩。看了雷夫·埃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后,我明白了,守规矩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而达到“第六阶段”,才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追求。

雷夫的六阶段是从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演化而来: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如果一个学生上课遵守纪律,作业按时完成,也许我们会感到满意。但是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也许他们并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老师批评,家长唠叨。这样看来,学生没有动力,是难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的,终究有一天,当他们不在乎这些麻烦的时候,他们也不再会去守规矩。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励

我知道有不少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老师,很喜欢用“奖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也确实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一个笑脸……都会使学生群情激昂。我也曾在学生的干净、整洁的作业本上画个☺,没有得到笑脸的学生就会问:“我为什么没有?”。当时看到学生认真的眼光,真觉得自己多么高明呢。

但是看了雷夫的观点后,我才想到:学生是为什么而学习的?难道就是为了这些奖励吗?如果没有奖励,学生还会不会学习呢?是啊,笑脸并不是万能的,有的学生不是还不想交作业吗?

雷夫不客气地称之为“贿赂行为”,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孩子做一些“好事”,也许仅仅是想取悦于你。

这几天,我发现孩子特别的“勤快”、“孝顺”。这些不是值得夸奖的吗?是的,他要的就是夸奖。他仅仅是想用他的这些行动,得到大人的肯定,大人一高兴,就会满足他的要求了——这就是他的目的。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难道不好吗?雷夫认为,小学生遵守规则是必要的,但是,“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误的。”他这么说的理由是:“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我想这样的话,我们的老师恐怕不敢说吧。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人,也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善解人意吧。如果学生上课遵守纪律,不是因为害怕老师批评,不是因为想得到奖励,不是想让老师高兴,也不是因为要遵守纪律,而是因为他这样做,是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的:他不愿意影响别人。如果他认真学习,也是因为他能够体谅到别人——父母、老师、同学……,你说,当一个孩子是这样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值得高兴呢?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行为准则了,并且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雷夫是怎么教育他的学生的?他的好方法是:带领学生阅读《独自和解》、《推销员之死》;给学生被播映主角为第六阶段思维者的电影《正午》、《肖申克的救赎》;带着孩子去旅行。他并不是靠说教来灌输给孩子思想。

 

道德发展有六阶段,我们的孩子,达到了第几阶段?

 

自评:雷夫·埃斯奎斯的神奇的教室之所以神奇,与他的爱好广泛、善于思考分不开的。他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是从别人那里演化出来的,学以致用,这正是我的感触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