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我的阅读成长史】把一颗种子埋在心里作文

2017-04-29 
【我的阅读成长史】把一颗种子埋在心里我喜欢读书,喜欢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读书。这样随意的阅读带给我的是轻
 

我的阅读成长史】把一颗种子埋在心里

我喜欢读书,喜欢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读书。这样随意的阅读带给我的是轻松和愉快,似雨后的清风让人觉得滋润而惬意。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位班主任仅这样率性地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要提高学生的素养,首先应提高教师的素养。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书,读对成长有利的专业书。因此,学期初我为自己拟定了读书的计划,从班主任工作和语文学科教学两个方面来努力。

当我潜下心来,钻进这些专业书籍中渐渐发现其实一切不是那么枯燥深奥,反倒有种醐醍灌顶、相见恨晚的感觉。

回首这一路的阅读,我的内心充盈着快乐与感动。

读万玮的《班主任兵法》,我忍俊不禁、热血沸腾。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吸引着我一口气读下去,直至深夜。在别人看来繁重琐碎苦恼不堪的班主任工作,在万玮老师的笔下却充满无限趣味。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万玮老师的爱心和智慧。原来,当班主任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和风细雨的教育固然是教育的主流,但这种“震撼式”的教育也是不可少的。生动鲜活的事例、出其不意的高招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这本书出自一位教龄仅7年的年轻教师之手,这不能不令我佩服万老师教育的爱心、耐心、细心、恒心,还有他的良苦用心。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万玮老师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学习——反思,这也应是我们遵循的规律。

当我心浮气躁或者为班级工作烦恼时,我喜欢再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老师告诉我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魏老师更教会了我做有理想的人,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从而也促使我帮助我的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开阔的胸襟。有远大理想的学生才有学习的持久的内动力,才能真正地成人成才。魏书生老师科学管理班集体的妙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等更是让我由衷地佩服。朴实而简洁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教育教学的难题在这里一一化解。这位教书育人的模范值得我永远地追随。

上海北郊学校校长郑杰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曾从图书馆借阅过,还摘抄了不少。后来从校讯通获赠此书,我很是欣喜。再次细细品读这位“另类校长”,感受他对教育深入的思考,了解他新锐而独特的观点,感触颇深。每一条建议都是一片短小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透出思考、智慧和人文关怀。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是推己及人的建议,然而这些建议却启迪和激励着我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称职的员工”“一名理性的思考者”。聆听这位快乐学校另类校长的建议,我如沐春风。

教育科研对于我来说是高深莫测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我也萌生过研究的念头,却又一次次望而止步。陈大伟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为我解开了教育科研神秘的面纱。本书用对话的文体呈现,用讨论的方式表达,显得亲切而自然。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这是一本引导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教育科研方法著作,它让我们在教育科研中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和体验幸福。同时,这本书以中小学教师的问题为核心,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帮助。高屋建瓴的分析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又给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一把钥匙。教育科研从此不再神秘,不再遥远。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我从网上购买的书,王教授的评课带给我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轰轰烈烈的讲课评课活动中,大家过多的注重形式、过程、方法,而对教学的内容很少研究和深挖。王教授力主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在这本书中王教授分五个板块阐释——“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对一些课例及执教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做法主张,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批评和建议,当然,这并不是针对教师个人的。王教授指出这些问题和错误是集团性的、长期性的、大面积的,所以他提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这些给我也敲响了警钟,令我深思。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心一次次受到震撼和触动。李老师勇于剖析自己,他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他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如何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如何让“后进学生”也能沐浴爱的阳光,这是一个永恒的科研课题,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究。我们常常把“尊重平等”挂在嘴边,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时常提醒自己:教育的前提是尊重。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对他的做法深感震撼。从教25年,他每天坚持完成自己的“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这让我想到了到达金字塔顶端的两种生物:鹰和蜗牛。柔弱的、背着又硬又重的壳的蜗牛靠的是它每天一点点的前进,靠的是执着的追求。所以,没有蝴蝶那样轻盈、漂亮的翅膀,蜗牛依然到达了非凡的高度。

读孙维刚老师的《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同样让我眼前一亮,见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3452380&tempid=0.47109971984982474

、、、、、、

我知道自己的肤浅,所以我更愿追随着这些名师大家的脚步。我愿把这些智慧的种子埋在心里,我想总有一天它们会枝繁叶茂地长起来。

热点排行